• 1:头版
  • 2:焦点
  • 3:信息披露
  • 4:财经要闻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时事·国内
  • 10:信息披露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机构论市
    辩证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等)
    大资金推波助澜业绩预增浪
    银行股再度走强
    以整理时间换取调整空间
    新特征显现新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辩证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

      

      2007年上市公司中期业绩的预披露已经进入尾声,正式报告的披露也已经开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要远远超出人们原来的估计。当然,人们也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状况,就是有相当一批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与其投资收益的大幅提高有密切关系。就以沪深股市中率先公布中报的两家上市公司来说,业绩表现很不错,但其中投资收益却是占了很大的比例。有人推断,投资收益很可能会成为支撑今年上市公司中期利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人们在评判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时,都比较关注其主营收入,而对投资收益相对要看得轻一点,在财务处理上,通常投资收益也是放在“非经常性损益”项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面对今年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的情况,就有人感到不安,担心这些收益的可靠性,并且对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产生某种怀疑。应该说,这些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毕竟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投资收益与主营业务收入是两个概念,对于一个实业公司来说,没有主营业务利润,显然是缺乏业务基础的。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对于那些仅仅是因为投资收益大幅增长而导致业绩明显提高的上市公司的确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因为其资产利润率再高,也是与公司的日常经营没有太大的关系,并不能代表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估值上对这些公司的股票作出适当的折价,显然也是有理由的。

      但是,现在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状况很复杂。有些是当初的一笔对外投资(譬如购买其它公司的法人股等),现在因为股票上市而市值大幅上升,卖掉以后收益巨大;有些是下属公司这几年生产经营状况好转,有了比较大的收益,开始回报母公司;还有些则是公司在资产置换中因为资产增值所产生的收益;另外,尚有一些是投资证券市场(包括申购新股等)带来的收益。客观而言,其中有些收益是一次性的,有的则是长期性的,特别是参股与其主业有关联的子公司所带来的收益、由于计划长时间持有或者相对控股的其它上市公司股票所形成的收益。显然,对这些不同情况,应该有不同的评价。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上市公司原来的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此外,随着更多的企业上市,越来越多的公司股权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定价。虽然,这种市场化的价格未必很稳定,但通常形成了很大的资产升值空间。这就导致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表现出了很大的投资收益。显然,这笔收益是真实存在的,它实际上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作为投资者,没有理由否认它的存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不过是虚拟资本,因此是不真实的,不能因为有这种收益来确认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但是,谁又能说虚拟资本不是资本呢?只要有足够的流动性,股权投资所形成的投资收益,同样能够形成现金流量。

      上市公司有投资收益是好事。当然,人们更希望其主业也能够有很好的发展。面对如今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的状况,人们需要理性认识,即不能将其盲目拔高,把投资收益多的公司轻易列入绩优企业的行列,更不能用传统眼光对待投资收益,在估值中忽视其应有的地位。实事求是地对各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作出具体的分析,还原其内在的真实价值,在资本市场上给予一个恰当的评判,才是正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