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信息披露
  • 4:财经要闻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时事·国内
  • 10:信息披露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4版:海外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4版:海外上市公司
    吉利等五汽车企业俄罗斯项目遇阻
    三公司昨在港上市 安踏涨42%表现最优
    创维数码 预警称业绩远逊预期
    中信泰富拟分拆旗下大昌行上市
    新华财经媒体 上调二季度营收预期
    合景泰富 行使超额配股权
    中国林大 年度盈利激增15倍
    东风汽车出资1.66亿 增持旗下财务公司25%股权
    中电新能源洽购环保发电新项目
    阿里巴巴B2B 任命CFO加速赴港上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吉利等五汽车企业俄罗斯项目遇阻
    2007年07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吴琼

      

      俄罗斯主管部门的一则新决定,打破了5家中国汽车企业的在俄拓展计划,它们的4个对俄合作项目已被“阻拦”在俄罗斯境外。昨日,上海证券报获悉:俄罗斯工业部和能源部已暂时拒绝批准在俄境内成立中国汽车组装厂的任何项目。俄罗斯曾经对中国汽车企业敞开的大门,如今正渐渐合拢。

      此次,受阻于俄罗斯大门之外的中国汽车企业分别是吉利(0175.HK)、河北长城汽车(0233.HK)和中兴汽车、重庆力帆轿车、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河北长城汽车原拟在鞑靼斯坦共和国成立组装工厂,吉利汽车、中兴汽车则打算与乌拉尔汽车联手,进行发动机和整车方面的合作,重庆力帆轿车拟在弗拉基米尔州开始汽车组装项目,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也打算在乌里扬诺夫克州生产轻型货车。4个项目总价值达3.8亿美元,投产后总产能将高达23万辆。

      此前,俄罗斯经贸部曾经审议了上述4个项目,而这些项目原计划在2007年秋季前签订。但如今,这已不太可能。虽然俄罗斯2大主管部门并未否决这4个中国汽车项目,但预计俄方将拖延批准项目的程序。

      另一方面,日本汽车企业———日产汽车在俄罗斯的项目却顺利进行。日前,日产汽车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新工厂正式奠基,该厂耗资2亿美元,预计年产能达到5万辆,其产品包括3款中型汽车。此外,大众汽车在俄罗斯的项目也进展顺利。2006年大众汽车与俄政府签订协议,准备投资50亿美元在Kaluga建立汽车组装厂,首款车型为斯柯达明锐。近日,大众汽车与俄罗斯经济部门负责人讨论了组装厂建设进展问题,并探讨了在俄罗斯建立零配件厂的可行性。

      对中国汽车企业的“阻拦”和对日欧汽车企业的“欢迎”,形成了鲜明对比。市场人士指出,随着丰田、通用、大众、日产等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到俄罗斯投产,俄方不再像当初那样迫切需要引进外国的汽车企业,因而开始选择合资对象,实力较为单薄的中国汽车企业便成了被“婉拒”的对象。此外,上海证券报还获悉:俄罗斯工业部和能源部决定,将俄罗斯与其他国家的汽车厂商在俄境内建立汽车组装工厂的“工业组装协议”的签署期限推迟至9月15日。

      目前来看,一旦这些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成立组装厂的计划落空,则将严重影响它们未来的海外利润。此前,这些中国汽车企业多以整车销售方式向俄罗斯出口。但“整车出口的成本太高”,长城汽车俄罗斯销售部总经理庞金柱表示,“俄罗斯的汽车进口税以排量计,2.0排量的轿车税收高达4000美元,如果加上2000余美元的运输成本,中国汽车销住俄罗斯利润并不如想像中的丰厚。只有在俄罗斯本土化生产才能减少这些成本。”

      但是,随着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本土化的搁浅,它们未来或许不是选择放弃俄罗斯市场,就将选择面对严酷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