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14日在第三届东亚投资论坛上说,中国将继续加强中国东盟博览会、厦门经济投洽会、东亚经济合作网站等平台的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公共服务。
与东亚地区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32.5%
十年前,当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时,许多西方人士预言:东亚即将死去。但十年过去了,东亚成功地摆脱了危机,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复苏。“在这个过程中东亚区域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外交部部长助理崔天凯说。
资料显示,东亚人口众多,总计有20.4亿人,占世界的32.1%。国土面积占世界的1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GDP的总量达到8.8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8.8%。贸易额达到5万多亿美元,占世界的20%以上。
据廖晓淇介绍,中国与东亚地区的经贸往来增长很快,相互联系日益紧密。2006年,中国对东亚地区,贸易额达到5024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2.5%。中国自东亚进口达2950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37.3%。
“目前中国虽然总体上是有相当的贸易顺差,但对东亚地区的贸易却是逆差,达到875亿美元。”廖晓淇说,中国自东亚进口的货物主要是原材料和零部件,经过加工和组装以后出口到欧美市场,中国与东亚各国共同分享了巨大的贸易利益。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泰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印尼、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的第四大出口市场,中国的发展为东亚各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机遇。
东亚投资合作前景广阔
“当前,‘钱多又钱少’的现状使进一步开展东亚投资面临新的机遇。”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说,东亚地区外汇储备达3万亿美元,其中60%左右流向美国,这其中又有60%左右购买美国国库券。在民间,各种储蓄达14万亿美元,这是“不得了”的钱。但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又缺少资金。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今后5年需要1万亿美元,但投到这一领域的资金却非常少。
“一方面有钱一方面又没钱用,这是因为东亚地区好的投资产品不多,没有使区域内资金得到良好利用。如果我们能创造渠道,把流向外面的钱留在东亚,即使仅有5%,便能带来相当可观的效果。”吴建民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东亚“10+3”(东盟十国和中、日、韩)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如今,区域内国家间贸易已占东亚地区外贸总额的55%。东亚已经继欧盟、北美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共同体。
吴建民表示,应该看到,东亚贸易发展朝前,但投资合作落后。有关专家估计,东亚95%的资金均流出区域,而在区域内的投资每年仅有250亿美元左右。与贸易相比,投资合作更具有稳定性,更能够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
三大领域潜力最应受关注
吴建民说,东亚地区投资合作前景广阔,而基础设施、服务业、能源和环保三大领域的潜力最应受到关注。
“如今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了长足发展,但老挝、缅甸和柬埔寨等邻国,基础设施建设却非常落后,而那里恰恰存在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源。因此,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内的投资合作,将实现互惠互利。”吴建民说。
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与东亚国家的投资往来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廖晓淇在讲话中提到,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已经超过了贸易合作战略的行动框架,东盟的东部增长区吸纳中国为发展伙伴,希望中国加大投资力度。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已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确定了重点领域。泛北部湾可行性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国在东亚的投资累计已达37.2亿美元。
此外,中国还开始进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探索,2006年11月,海尔集团在巴基斯坦建设了中国境外第一家自贸区,江苏的四家企业在柬埔寨创建太湖国际经济合作区,浙江华利公司在泰国建设经济贸易合作区等,成为中国企业走进东盟国家投资兴业的平台。
廖晓淇介绍说,中国还将继续加强中国东盟博览会、厦门经济投洽会、东亚经济合作网站等平台的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公共服务。
“中国还将加强相关立法和制度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和规范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引导企业严格遵守东道国的法律,规范诚信经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为当地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