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
流动性过剩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经济现象,传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对流动性过剩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和经济现象很难进行解释,因此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便成为当代经济学的一个现实课题。当前,国内经济学界有众多的文章对流动性过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第一,对于流动性概念泛泛研究的误区。
对流动性过剩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对它的形成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不能将许多社会现象望文生义的装入流动性过剩这一个概念之内,这将会使得许多研究离事物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
流动性一词在金融学领域一般是指市场的流动性,即各种金融资产形态变现的难易程度和交易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市场流动性一般是用流动性高低来进行衡量,无法用过剩和不足来形容。过剩应该是指货币或金融资产供给和需求的状况,因此我认为流动性过剩是一个组合词,是指在货币或金融资产的供给相对于实际经济的需求出现过剩的条件下,又处在经济国际化、世界金融市场迅速融合、市场高流动性的环境中,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综合称之为流动性过剩。否则,很难自圆其说。例如,根据经济学理论,货币过剩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流动性过剩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世界经济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因此,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概念以及形成的根源需要深入研究,绝不能随意使用,或将一些经济现象任意装入这一概念之内,否则将会误导我们的经济政策。
第二,对于流动性过剩的定性不能杞人忧天。
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从作者的定义来看,高流动性是我们多年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实物资产的金融化、金融深化、各类资产市场的发育和发达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对于我国下一步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债券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和期货市场的发育都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资本在各个市场之间转化形态越来越容易,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一个长远的促进作用,高流动性应该定义为好的经济现象。过剩是指货币等金融资产的供应超过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的,不能说是一个坏的经济现象。我国流动性过剩最直观的根源之一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急速的增长,但这似乎是我们这一代改革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我国经济的迅速国际化,以“世界加工厂”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资本供给的富裕是一件大好事,它能使我国的加工工业不至于因资本和资金的短缺而受到约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利用外资,引进外资,出口创汇不就是为了能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吗?
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很复杂,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是在于如何利用好外汇储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中国经济再上新的台阶,实现质的飞跃。这是考验我国各界有识之士智慧的时候,我们绝不能随意将一种经济现象判定为是一件坏事,如果将流动性过剩看作经济发展的头号敌人,要千方百计地消灭这种经济现象,这样的话可能将会走入一个较大的误区,丧失掉经济再度提升竞争力的历史性机会。有许多文章提出了如何应用流动性过剩来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来打造有世界竞争力的加工工业,来垄断世界的能源原材料市场,这些都是积极的建议。
第三,流动性过剩是否是一个短期的经济现象。
从目前见诸报端的各种有影响力的文章来看,似乎是只要央行、财政部发发债就会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对冲掉,于是便生出了各种各样花钱的办法,好像是国家大把大把的花钱就解决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些经济对策的前提是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是有害的,是会造成经济危机的,以及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短期的经济现象,不可能长期存在,所以非常之时用非常的手段。
我认为流动性过剩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不是一种短期的经济问题。我们一定要在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之后,通过正确认识流动性过剩形成的根源和机理,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等这一类问题之后,才能正确地对流动性过剩是否是一种短期的经济现象进行判断。
由于理论界都将流动性过剩定义为经济增长的头号敌人,纷纷开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对策,所以有一些好心的经济学家判断流动性过剩已经出现拐点了。
我认为对于是否是一个长期现象的判断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深入的探讨,我个人的判断是流动性过剩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因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各类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会越来越高,货币过剩的局面也会因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而难以短期改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货币体系格局发生了变动。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同时,并没有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对全球化货币政策负责的世界央行。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央行的货币政策也要根据新的经济情况而有所调整,不能用过去的观点,过去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流动性过剩这一新的经济问题。(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