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信息披露
  • 7:时事·国内
  • 8:信息披露
  • 9:时事·海外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上证研究院
  • 16: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8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
    浮息债“恶发” 市场喊“饱”
    一年央票发行利率九周不变
    农发行将发一年期固息债
    中信证券: 企债承销量排名第一
    衍生品市场能否适度降低准入门槛
    银河证券: 营销网络庞大完备
    国泰君安: 已形成良好品牌效应
    不能光想着降低发债成本
    英镑强势冲至26年高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衍生品市场能否适度降低准入门槛
    2007年07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今年以来国内衍生品市场十分活跃,单月利率互换名义本金总额超过百亿元

      郭晨凯 制图

      ⊙特约撰稿 白志勇

      

      今年以来,国内衍生品市场进一步活跃,特别是利率互换交易更是如火如荼,单月利率互换名义本金总额达上百亿元,而去年月均仅三四十亿元。

      随着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机构数量不断增长,交易机会随之增加,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市场结构也更加完善。参与者通过衍生品市场规避了风险,增加了盈利,强大的示范效应吸引更多金融机构热切盼望获得衍生品交易资格,以便早日开展衍生品的交易。但是由于银监会相关规定过于严格,目前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只能是少数风控水平高、交易经验丰富的机构的专利,大部分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只能望市兴叹。

      目前,金融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的依据文件是银监会2004年初颁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文件对金融机构参与衍生产品市场的准入资格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有些条件可以实现,但是有的条件却不易达到:比如“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主管人员应当具备5年以上直接参与衍生交易活动和风险管理的资历,且无不良记录;应具有从事衍生产品或相关交易2年以上、接受相关衍生产品交易技能专门培训半年以上的交易人员至少2名,相关风险管理人员至少1名,风险模型研究人员或风险分析人员至少1名;以上人员均需专岗人员,相互不得兼任,且无不良记录。”

      国内银行间市场2005年推出的第一种衍生品———远期交易距今不过两年,如果算上买断式回购(不知算不算衍生产品)距今也不过3年。而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主管人员应当具备5年以上直接参与衍生交易活动和风险管理的资历要求,看来,这样的主管人员恐怕需要国外的工作经历。另外,衍生产品业务人员———交易员、风险管理人员、模型研究人员由于不得兼任,至少4人。也就是说,要从事衍生产品交易,人员配备上最低需要4人(交易主管可以兼任交易员)。

      上述规定对于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个逻辑上的困境:在参与衍生品交易之初,必须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交易数量和交易频率可能比较有限,能体现出的收益恐怕更为有限。而为了获得交易资格,又必须满足人员配置的要求。大张旗鼓地聘请交易主管并且安排4个专职的业务人员从事刚刚开始的新业务不啻为另外一种冒险。

      诚然,衍生品交易存在的风险可能大于基础产品,银监会作出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定更多地考虑到风险的防范,但该规定无意中陷入了“一刀切”的偏颇。衍生产品的种类很多,蕴含的风险类型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类风险,还有大小的区别。所以,对于不同的衍生品种,如果能够规定不同的准入标准,可能更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

      另外,是否可以借鉴目前央行确定信用拆借额度的原理,按照相关指标来确定不同金融机构可参与的衍生品品种、限额以及风险额度。这样,不仅可以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满足符合条件的机构的需求,更可以促使参与机构从相对简单的衍生品交易中积累经验,逐步向复杂衍生品过渡。

      债券的结算代理机制也可以为参与衍生品交易提供参考。当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有需求而无法参与的时候,是否可以由具备资格的机构代理其参与衍生品市场。待中小机构积累相关的经验以后,再决定是否申请直接参与的资格。

      国内衍生品市场的活跃和深化离不开广大中小金融机构的参与,没有广泛的市场参与者,我国的衍生品市场便无法真正做大做强,反过来也会损害现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最终阻碍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进步。

      希望监管部门能够适度降低衍生品市场的准入门槛,给广大中小金融机构参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