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专 版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9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金融·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金融·机构
    十年蜕变 一家城商行的前世今生
    非凡理财—“投资港股夺标计划”
    南京、宁波银行 今日挂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年蜕变 一家城商行的前世今生
    2007年07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1997年4月10日,在浙商频繁出没的东南沿海,宁波城市合作银行(现宁波银行)由17家城市信用社合并成立。10年后,宁波银行以同类城商行财务竞争力第一的优良业绩,作为首家与南京银行并行在A股公开发行的城市商业银行,今日登陆深市中小板。

      十年弹指一挥间,宁波银行现任高管层陪伴宁波银行从资不抵债到成功上市一路走来,此刻感慨万千。目睹宁波银行上市全过程的一投行人士这样评价,“宁波银行不容易”。

      宁波银行怎样从一个不良贷款率超过40%的城商行,发展为今日资产质量排头的优质商业银行。为探密宁波银行蜕变之路,上海证券报专访了该行董事长陆华裕及行长俞凤英。

      ⊙本报记者 邹靓 陶君

      陆华裕:“脱贫”没拿过政府一分钱

      上海证券报:1997年宁波城市合作银行(现宁波银行)成立的时候资产不到40亿,亏损就超过16亿。这些年,宁波银行是怎么做到扭亏为盈的?

      陆华裕:我接手宁波银行的工作在2000年,当时宁波银行净亏损将近12亿元。从2000年净亏12亿元到2006年实现净利润6.3亿元,宁波银行的“脱贫”可以说是自食其力,没有拿过政府1分钱。

      从2000年开始,宁波银行每年都盈利都在3-5亿元之间,大多都用于核销坏账。股东每年分红仅在2%-3%,仅相当于银行利息。当时全力核销确实遇到过不小的阻力。但是正是因为加大了核销力度,宁波银行仅用了5年时间就消化了历史包袱。

      也就是在这一年,宁波银行的经营开始明朗化,宁波市政府当年就成立了增资扩股领导小组,在年底完成了宁波银行成立之后的第二次增资。

      上海证券报:2004年的增资扩股,宁波杉杉、雅戈尔等一批宁波市的优质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加入到宁波银行的行列。当时是否遇到过阻力?

      陆华裕:2003年底的时候宁波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还只有5.01%,不良贷款比例在8.70%。宁波银行是当地最后一家改制的单位,邀请当地民企入股确实也经过一番周折。

      作为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已上市公司,必须坚持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原则。小银行本身的经验风险就很大,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引入外资是很困难的。增资方案出来之后,几家民企一致要求宁波银行高管入股。当时就有一家企业老总这样说,管理层持股是把自己绑在了银行上,是福是祸大家一起扛。

      2004年10月,宁波银行召开员工入股动员大会,1100多名员工中最后入股的近900人,募集资金3.6亿元。到这时候,管理层开始感觉身上的担子不轻。

      上海证券报:相比2004年内资引入后股权结构的改善,2006年引入新加坡华侨银行对宁波银行的长期发展是否更具有战略意义?

      陆华裕:宁波银行行内经常能听到一句话,动力来自机制。2004年之后,高管层计划将宁波银行打造成拥有先进技术及理念的特色银行,在风险控制和业务结构上向优秀的国际银行取经,但是苦于找不到出路。

      也正是在2004年,中国银监会鼓励国内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帮助改善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当时宁波银行选定了100家外资银行作为入股的可选对象,反复比较沟通,在选择的过程中学习经营银行的管理经验。

      为引进战略投资者,宁波银行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而事实证明,华侨银行在这一年中对宁波银行帮助很大。从业务定位、人员培训、再到系统改造,双方的团队已经相当融洽。

      上海证券报:中国银监会给宁波银行的评级已多年持续为二级(暂无一级银行),这对宁波银行开展跨区经营是否是个鼓励的信号?宁波银行是否会考虑兼并或参股其他商业银行?

      陆华裕:中国银监会规定,凡进行跨区经营的商业银行必须达到二级评级,目前城商行内包括宁波在内只有六家。

      宁波银行于今年5月在上海开设了首家分行,目前杭州、南京分行也在报批过程中。宁波银行的中期发展规划中,将以宁波为中心,以长三角地区为发展半径,力争每年开设两家分行。

      至于参股其他商业银行,宁波银行虽做过尝试,但相比之下开设分行更符合宁波银行的战略发展需要,目前参股并购其他商业银行的条件还不成熟。

      上海证券报:从2006年11月董事会通过A股发行预案到今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宁波银行仅用了短短9个月。上市对宁波银行意味着什么?上市后,宁波银行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陆华裕:虽然目前宁波银行的资本状况及盈利能力均处在相对高位,但随着宁波银行跨区之后,很可能出现资本不足的情况。上市将打开直接融资、补充资本的长期渠道,对宁波银行的发展壮大有利,也能对宁波银行扩大业务范围起到推动作用。

      上市意味着宁波银行将成为一家公众企业,接受广大股东的监督。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压力之下,宁波银行的发展将更加有序。

      目前同类城商行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另有外资法人银行新入市场,这都将带来市场竞争的加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竞争才有进步,才能从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的身上获取有益的经验,这也是将宁波银行打造为优质特色银行的必经之路。

      俞凤英:宁波银行将坚持以中小企业为业务核心

      上海证券报:在宁波银行的目标客户中,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主占了很大比重。这部分客户授信有怎样的特点?宁波银行是否将持续以这部分客户作为业务发展的核心?

      俞凤英:宁波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考察借鉴了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2005年进行了全面的业务转型。截至2006年末,中小企业信贷余额占到全部公司贷款余额的92.9%,目前的4000多家中小企业客户的户均贷款额不足600万。到去年底,个人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总额的比例已经达到28.9%,增长速度非常快。

      对于像宁波银行这样的小银行来说,大客户的授信风险影响较大,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可能影响到全行的经营状况。而中小企业对利率敏感度低,中小企业及私营业主信贷业务的盈利相对较高。在利率完全放开之后,这部分客户还将給银行带来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

      宁波银行对目标客户做过系列论证,并将始终坚持以中小企业作为业务发展的核心。当然,选择授信对象时银行会考虑客户所处行业的特点,并结合信用评级控制信贷风险。

      上海证券报:从宁波银行的利润来源来看,存贷利差占比在同类银行中是最高的。宁波银行如何看待利率放开面临的经营风险?

      俞凤英:以国际经营来看,银行应对利率放开带来的冲击进行调整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宁波银行也正为此计划相应的准备。

      除传统的存贷业务之外,宁波银行在财富管理、资金业务方面将加大力度。目前,宁波银行已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聘请了九位中层管理人员,分管信用卡、财富管理等业务筹备及市场开拓。宁波银行初步规划,希望在3-5年的时间内,将中间业务收入在利润结构中的比重提升至20%。

      在此过程中,宁波银行还制定了“五年百人”计划,即每年派出20名管理人员驻华侨银行实习学习经营管理。商行的每名员工每年也设置了一星期的脱产培训,华侨银行将在系统开发及人员培训上加大支持。

      上海证券报:宁波银行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目前已在公司业务方面确立了“矩阵管理、中小分立”的组织结构,这对公司内控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俞凤英:宁波银行自2005年开始流程改造,特别在前中后台的风险控制上做了全新设置。

      以宁波银行上海分行为例,前台分大中企业、小企业、个人业务三条业务线,在向分行行长负责的同时向总行负责,实现矩阵式管理模式;中台进行垂直管理,;由总行授信管理部委派的审批官分行业进行审批,分行的财务复核都实现垂直管理;另外后台除放款对应总行分中心外,柜员层面、复合对账都有总行运营部直接对接。

      而总行作为业务齐集的核心,在华侨银行的帮助下上马了最新的风险管理及业务流程系统。

      现在行里流行一句话,叫做“IT改变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