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专 版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时事·国内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时事·国内
    重庆证券行业积极抗洪救灾
    李金华:审计风暴不是我刮起来的
    房价疯涨倒逼地方 深圳将征土地增值税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第三方存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批量转换的公告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第三方存管(农业银行、浦发银行)批量转换的公告
    安永企业家奖中国2007揭幕
    “不间断新闻中心”受媒体追捧
    商务部开始投放国家储备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李金华:审计风暴不是我刮起来的
    2007年07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综合报道

      

      日前,审计长李金华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审计风暴不是我刮起来的”。同时他表示,他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在刮审计风暴。

      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时,李金华说,“第一,审计风暴不是我刮起来的,我从来不认为我自己是在刮审计风暴,第二个我也不提倡讲审计风暴,因为风暴它好象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运动式的刮风,实际上审计是一种制度,你有问题没问题年年都在审,形成一种制度多好呢,我觉得应该是一种制度,而不提倡去刮风。”

      此外,10年来,“审计风暴”年年刮起,然而中央各部委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等问题也依旧存在。

      对此,李金华认为,审计的效果还是明显的。他表示,往年在部门的违法违规资金,一般所占的比例开始都在30%、40%左右,随后逐年下降,去年降到占整个存在问题的4%、5%,“我觉得这点应该是情况是有很大的好转”。

      ■相关报道

      358亿元违规资金得到纠正

      ⊙本报综合报道

      

      受国务院委托,6月27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作了《关于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记者17日从审计署获悉,针对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有关部门积极整改,并取得初步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底,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地方通过上缴财政、归还原资金渠道、调整会计账目等,共纠正问题金额358.7亿元;根据审计意见和建议,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49项,此外,审计署向公安部、监察部移送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28件,两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查处。

      

      社保纠正违规资金77亿

      在审计中发现,社会保险基金审计,1999年及以前发生违法违规问题23.47亿元,2000年以来发生违法违规问题47.88亿元。

      对此,北京、天津、河北等19个省(区、市)政府积极整改。据悉,截至6月底,审计决定要求处理和纠正的问题已有98.5%得到落实,其中已经收回或调账纠正违规问题金额77.57亿元,已经做出承诺分期落实审计决定的金额9.09亿元。

      

      三银行处理163名责任人

      审计署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审计查出结算业务普遍违规等问题。

      针对审计中发现的情况,三家银行积极整改,并对163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处罚。

      据了解,中国银行自2006年第三季度起,在全系统构建业务、法律、稽核等内部控制机制,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交通银行制定了加强内部控制的各类指导意见、管理办法和操作手册等31件,加大了对风险高发环节的监督力度,还专门组织开展了全行范围的票据业务专项检查。招商银行自2006年4月以来,修订、制定了41项制度文件,下发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对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作了逐笔逐项的梳理和整改,正在全行开展为期半年的“合规守法”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