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专 版
  • 8: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特别报道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1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人民币对外升值是美元贬值结果
    应将扩大进口提升为 降低通胀预期的重要策略
    价格与数量政策并用 紧缩措施影响或增强
    提高消费水平是解决流动性过剩根本之路
    以民生为重,应给小产权房一条出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应将扩大进口提升为 降低通胀预期的重要策略
    2007年07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巍柏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可怕的可能不是快速上涨的通胀,而是快速上涨的通胀预期。一旦形成一致的通胀预期,市场信心就会濒于崩溃,就像人人都看到末日前景一样恐怖。因此,现在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调控通胀预期,而不是调控通胀本身。

      近期,中国的物价上涨速度很快,继5月的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并导致市场出现较高的通胀预期以来,最近的北京、广州猪肉价格又再次创出新高,这使得市场对通胀的担忧进一步强化。对此,不仅各级官员都出来表示,国家将严控物价涨幅,增加储备肉,并在对物价做出解释的同时还指出,扣除粮食和能源的核心物价指数涨幅并不高。甚至国家还因此放缓了一部分价格体制改革的步伐,以求避免相关改革刺激价格的进一步上扬。

      应该指出的是,国家所做的这一切,无非是希望公众降低物价上涨的预期罢了。但是不是做了这些之后,通胀预期就真的能够如政府所愿?

      在我看来,“话语干预”、“行政管制”都不是通胀预期的治本之策。特别是行政式的价格管制,不过是按下了葫芦起了瓢的做法。这就好像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乍看一下似乎没有通胀,实际上,通胀正在地下燃烧,一旦浮出地面,就似火山喷发而不可收拾。

      就目前国内的通胀而言,根本问题还是国外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之下,狂购人民币资产和商品,导致外汇资金不断流入中国,中国央行则被迫发行人民币来购买这些外汇,结果流动性过剩、价格上涨。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国一方面只能严格资本管制,以降低外国人购买人民币资产的热情;同时抬高出口成本,降低外国人购买人民币商品的热情;另外还可以增加对外投资和进口,以对冲外汇资金的流入。要降低中国国内的通胀预期,就必须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行动中,去降低国内的通胀预期,这才是治本之策。

      就资本管制而言,中国一直就实施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而且,目前也不太可能将已经开放的资本项再行关闭,因此,资本管制最多只能起到维持现状的作用,很难通过这一措施降低外汇资金流入。这一手段对于降低通胀预期的作用因而有限。

      抬高出口成本可以抑制境外的商品需求,这对于降低通胀预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日前国家调低了数千种商品的出口退税,就是这样一种政策思路下的产物。不过抬高出口成本将打击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于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因此,这一政策也不可能成为频繁使用的主流政策。

      增加对外投资看上去比较理想,可以直接对冲外汇资金的流入。早前国家就连续放宽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投资范围,并放宽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用汇限制。但我们也同样看到,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预期之下,全球资金都涌往中国,出去的资金很快也将转回中国,而且QDII产品并不热销,企业对外投资的热情同样不高。可以预见,这一政策短期内很难对国内外汇资金流入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剩下的就只有增加进口了。日前包括中央、商务部、央行等部门在内的各级官员都明确表示了中国要增加进口的决心。不过,在此要指出的是,利用扩大进口来改善国际收支失衡状况,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些。

      目前在中国的不少产业,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进口垄断问题,如能源、粮食等关系到“国计”的商品,也存在着严重的禁止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的政策问题,如二手车、金融等关系到“民生”的商品和服务。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那扩大进口就不过是政府和一些垄断国企的自弹自唱,老百姓却感觉不到人民币升值的切实收益,那么扩大进口对于降低通胀预期而言,也就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为此建议,扩大进口应该真正落实到打破进口垄断、清理商品和服务进口禁止政策等实际行动之上。只有这样,公众才能从自我的进口行动中切实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对通胀预期形成真正的调控效果。(作者单位:安邦集团研究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