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彤
经济学有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能够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作出最明智的判断。整个经济学框架也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但是,人并不是理性的,特别是在金融投资领域,只要涉及盈亏,只要面对起起伏伏的K线,人性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特别是在作为个体的人聚合起来成为群体的时候,人性的弱点就被叠加,被放大到很夸张的程度。
所以,资本市场发展史上出了很多啼笑皆非的闹剧,从郁金香狂潮、南海泡沫、1929大崩盘一直到1987年全球性股市暴跌,我们今天读起来觉得当时很可笑,但可笑的事情今后仍然会发生,也难保我们自己不成为可笑闹剧中的演员,在对利润的渴望中我们也会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瞪大充满血丝的眼睛,发出声嘶力竭的声音。
市场就是如此,多少年后回头看去,上演的剧本实际上惊人雷同,更换了的只是一茬茬的演员而已。
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学最基本假设是不成立的,因为人本身就不是理性的,所以经济学,或者金融学、投资学实际上是个跛子,走不稳步,站不住脚。
于是,作为补充的金融心理学、金融行为学应运而生,它们正视并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研究人性的弱点,倒是很有些以人为本的味道。
拉斯·特维德的《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读起来很有味道,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行为,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把人性的弱点分析得入木三分,论述得鞭辟入里;再加上对资本市场发展史上重大事件的引述和分析,读起来更是兴致盎然,就像看电影,运用着蒙太奇镜头,不时地把焦点推向荷兰的郁金香狂潮、英国的南海泡沫、美国华尔街的1929,全世界范围的1987,让我们能够在历史的大跨度上去看那么多有趣的故事,领略到那么多有趣的人,看到他们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发出的那么多狂热的、不着边际的声音。我们或许会觉得当时的他们实在太傻,但拿不准的是,现在的我们究竟傻不傻?后来的人们看我们傻不傻?
令人感觉很踏实的是,作者引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抽样调查结果和各式各样的案例,在很多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去触及人的心灵世界,读起来我们往往会恍然大悟,哦,我的某某毛病的根子原来在这儿。
华尔街有句名言,“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cut loss short,let profit run)”,但多数人在亏损的时候并不肯止损,而是任凭亏损不断放大,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在赢利的时候却早早出局,然后看着不变的趋势继续,计算着少赚了多少钱而悔恨不已。
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作者的分析,人在进入市场之后,心灵的误区也就暴露出来,人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掺杂了喜怒哀乐、荣辱脸面等各种因素,掺了水的心灵自然也就失去了客观的理性和判断能力。
当“我”亏损的时候,绝对不能止损,因为止损就意味着“我错了”,我就要在心理上承受悔恨、自责、痛苦,只要不出局,亏损就没有成为事实,我就可以逃避,像把脑袋扎进土里的鸵鸟那样。
当“我”盈利的时候,就要早早获利了结,因为这样就证明“我对了”,兑现到口袋里的利润会带来愉悦感,能够成为荣耀、自夸的理由,成为证明“我”聪明的依据,所以我要早早兑现获利,至于趋势继续不变,后面的上涨与我无关,我只不过没有“对得更多”而已。
于是,“我”就这样以确定性对待利润,却以不确定的态度对待亏损,赚钱的时候赚小的,赔钱的时候赔大的,于是因果循环,永无了期。
说来说去,就是很多人进入市场之后,追求的不是市场本身的客观性,而是追求自己心灵的舒适,于是自我安慰、自我逃避、自我欺骗,在对的时候不敢乘胜追击,在错的时候不肯及时纠错,所以股市上,多数人是输家。
相比之下,大赢家关注的则是市场本身,巴菲特永远盯住企业,关注财务报表,让股价随着企业的长足发展而长期增长;索罗斯则盯住金融市场的漏洞,不停地钻空子,寻找薄弱环节做出致命一击,虽然思想迥异,但又异曲同工,那就是他们都盯住了市场的真实,盯住了客观存在。
看起来还是要“斗私批修”,私心杂念一出来,眼睛就被蒙上了,头脑也就混乱了。流传了千年的禅的故事,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落尘埃”。
不高明,因为还是“有”,“有”就难免“执”,“执”就难免“失”。
“菩提本无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的偈语高明得很,“无”!“无”就过滤掉了“我”,色即是空!
“无我”很重要!
所以一位大师说,应该以五岁孩童无邪的眼睛去看市场。
有一个金融产品叫“赤子之心”,名字起得很高明。
“无我”就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人性中的弱点,跳出钱财、荣辱、面子、心理满足等很多东西的桎梏,去努力地接近真实,作出客观的判断,坚守自己的理念。
“自强者胜”,终不如“自胜者强”,因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一个“无”字,如嚼橄榄。
但“无”在于“悟”,“悟”者,“吾心”,还是要在自己的心灵层次上去找毛病。
有时候能够“恍然大悟”,真令人向往,这是“顿悟”,德山一棒,临济一喝,当头棒喝,恍然大悟。但这要靠机缘,醍醐灌顶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悟”还是要求诸于“修”,衣带渐宽,形神憔悴,蓦然回首,才见灯火阑珊,伊人原在,量变而质变,“渐修”而“顿悟”。
欲求“渐修”,读读《金融心理学》不失为较好的选择,因为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把焦点集中在人本身,很像一面镜子,能照见很多弱点,脸上的灰,心上的尘,都能看得见,然后让你去慢慢地克服、改正、超越。
一个人改变了,他的世界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