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8: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广告
  • A4:产业·公司
  • A5:专 版
  • A6:专版
  • A7:信息披露
  • A8:专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广告
  •  
      2007 年 7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书评
    华尔街终评:“此人无不当商业行为”
    《环境正义论》 等4部译著先行上柜
    《宽客人生》
    自强者胜 自胜者强
    让物质化世界多些人性接触
    《张学良口述历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尔街终评:“此人无不当商业行为”
    2007年07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桑迪·韦尔自传》

      (美)桑迪·韦尔 克劳斯哈尔 著

      万丹 译

      中信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社

      ———读《桑迪·韦尔自传》

      ⊙陆斌

      

      在杰克·韦尔奇眼里,前花旗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桑迪·韦尔的人生就像一部传奇,这位曾带领世界最大电器公司奇迹般成长的明星CEO在闻知桑迪·韦尔将出版自传时,急忙送来了热情洋溢的赠言:“桑迪·韦尔是那种能用空气赚钱的人,他的经历如神话一般让人不可思议。”要知道,杰克·韦尔奇在成名之后虽然发言无数,但如此不吝赞美之词的称颂一个人,依然罕见。世上的成功有很多种,能得到同样的成功者肯定的,大概是其中最幸福的一种。

      不过,桑迪·韦尔却可以不愧于任何一种赞美。这位农场主的儿子,在27岁时便创立了属于自己的证券公司,在一系列小鱼吃鲸鱼、蚂蚁搬大象般匪夷所思的并购之后,他站到了人生的最高峰上:成了世界上最大金融帝国花旗银行的掌舵者,在他手上,有数千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流动着,而他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更加惊人,达到2600%,此数字令同期风光无限的杰克·韦尔奇和沃伦·巴菲特也暗然失色。在桑迪·韦尔的身上,只有传奇两个字能形容他的经历,同时也显示出一个真理:如果这世上还有光鲜的财富传奇,那一定是一连串不能间断的持续成功酿成的,而金融证券业大概是最后一个能产生一夜暴富的领域,当然,这里仅指阳光下的富裕。

      尽管拥有如此多的赞誉与肯定,但如果仅仅从金钱上去认识桑迪·韦尔,却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没错,因为事业成功,这位50岁就做到美国运通总裁的传奇人物可以拥有百万美元的豪宅,出行会有专用飞机送行,即使是他在遭遇人生挫折之后,某一天,他的妻子也仍然可以优雅地跟他说:“你并不需要为某家公司工作来换取这些享受,如果你想乘坐私人飞机,那就租一架吧!”但实际上,所有上述这些事实却并不重要,所谓成功,历来只是结果,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经过了怎样的过程才到达这个终点,这才是关键。

      《伟大的博弈》的作者、美国作家约翰·S·戈登在总结美国百年企业的成长时,归纳了一条有趣的经验:一家公司是否能成为百年企业,一定要经历两次以上的经济危机。这句曾经的戏谑之言,如今已成了衡量企业成长的标杆。相对于人来说,其意义也异常相似,只是经济危机该改成人生低谷。

      在桑迪·韦尔身上,最令人深刻的绝非那些诱人的如天方夜谭般的财富数字,而是他在人生旅途中,那种对于事业无限渴望、对于工作极度热爱,以及那种跌倒了又站起来的勇气。在桑迪·韦尔的人生中,进入美国运通公司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尽管身处高位,但这位自傲的领导者却也同时品尝着事业空洞化、友谊背叛等等的蚕食,以致于在当上美国运通的总裁后不到3年,便愤而离职。在那一刻,他品尝的是人生的迷茫:“很难想象,今后我如何再找到一家像运通这样的公司。”那时他能做的是“开始花更长的时间吃午餐”、“频繁饮酒”还有陪家人旅行———这些对于大多数年届50岁的老人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桑迪·韦尔眼里却是无法忍受的折磨,因此,在他50岁开始,他又为自己的人生画了第二条抛物线,并将终点永远定在美国花旗集团董事长兼CEO的最高端,就这样,一个男人对于事业的追求,在桑迪·韦尔身上成了永恒的传奇。

      今天,在发展经济尤其是金融事业上,中国正走在学习西方、学习美国的道路上,金融、证券业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尽管今日的沪深股市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钱生钱”的资本时代却已然来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桑迪·韦尔自传》带来了美国相似时期的资本历程,便具有了别样的意义:桑迪·韦尔的成功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成功,他的传奇也是时代的故事,数十年之后,在我们的土地上,或许也会诞生这样的传说,但希望它是光鲜的。

      桑迪·韦尔退休之时,华尔街对他的终评是“此人无不当商业行为”。对于商人而言,这应该是最伟大的褒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