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8: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广告
  • A4:产业·公司
  • A5:专 版
  • A6:专版
  • A7:信息披露
  • A8:专版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大全
  • A11:信息大全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广告
  •  
      2007 年 7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金融·证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金融·证券
    保荐人尽职调查遭遇大考
    国信两集合理财 25号进入开放期
    申能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昨开业
    恒生银行内地网点增至17家
    招商“基金宝二期”即将发行
    齐鲁证券建行 发行联名卡
    金融中心与大国博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中心与大国博弈
    2007年07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史丽 资料图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 祁斌

      

      历史反复证明,资本的流向先导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而一个国家要真正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金融体系的效率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而这两者的持续发展最终必将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巩固,又是世界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因此,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在世界经济中持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应当也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

      下面,具体谈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金融中心的博弈事关大国的博弈

      在过去的近三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全球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GDP年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的高速,中国成功地由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型成为“世界工场”。西方经济学家惊叹:“在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速的改善。”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

      以崭新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既面临着崛起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的大国博弈中去。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威胁论”就己经开始不绝于耳,而近年来出现的国际贸易摩擦,围绕人民币升值而展开的争论等,无不体现了现实的国际利益的重新分配,并正式揭开了新世纪大国博弈的序幕。历史已经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对中国而言,大国博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客观现实,不容我们回避。中国如何采取正确的策略赢得这场博弈,是中国从一个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大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都伴随着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金融中心的变迁已经成为强国兴衰的重要标志。让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历程。远至13世纪,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贸易交汇要冲的威尼斯,其相对民主的政治氛围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其一跃成为当时西方世界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进入16世纪,面积狭小的荷兰率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发达的金融市场使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并使得荷兰成为当时的世界海上霸主。但由于受到“郁金香泡沫”的影响,荷兰经济从此走向衰落,阿姆斯特丹也丧失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的英国,抓住了这一契机,成就了近两百年的帝国梦想,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十九世纪末期,随着第一次重工业化浪潮的兴起,华尔街迅速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纽约取代伦敦,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随后,在纽约金融中心的推动下,美国经济稳步发展,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引领了高科技的浪潮,帮助美国实现了从传统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

      进入到二十世纪末期,世界各国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角逐日趋激烈。1986年,英国开始实施了旨在促进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大爆炸”计划,并在随后的二十年内取得了非凡的成功。2005年,全球首次发行的国际股票中多数在伦敦上市;2006年,伦敦交易所年度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为320亿美元,远远高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87亿美元。截至今年3月底,欧洲股市总市值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超过美国,双方的市值规模分别是15.72万亿美元和15.64万亿美元。

      近年来,全球各个主要交易所激烈争夺我国上市资源,将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博弈格局推向白热化,也对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使命,使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建设无可回避地走向了前台,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金融中心的博弈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博弈:资本市场在金融中心的博弈中举足轻重

      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为自由市场经济提供了朴素而深刻的理论基础。而资本市场的出现,将这一概念大大深化和拓展了,从此,人们不是只在有形的市场交换商品,他们也可以在资本市场这个无形的平台上投资和交易,而现代企业则从资本市场上汲取它们发展所需要的营养,逐渐壮大和成熟。借助这个市场,人类社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实现了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

      历史是最深刻的教科书。研究过去一百多年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研究纽约为什么能够取代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美国为什么能够超越包括欧洲列强在内的世界各国,实现经济起飞,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上海,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国家经济的强盛。

      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看,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代名词,华尔街的历史几乎是和美国建国和纽约建市同时开始的。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华尔街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无论是运河和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南北战争中联邦政府的融资,还是在重工业化浪潮的进程中,华尔街都源源不断地提供了资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纽约股票交易所一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易所,在历史的同一瞬间,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美国也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1913年,美国人均GDP首次超过英国)。根据2004年美联储数据,美国资本市场中的股市市值达到17.2万亿美元,占美国GDP(12万亿美元)的143%;美国债市市值达到36.9万亿美元,占到美国GDP的308%。可以说,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于成就纽约的金融中心和美国的经济强国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近年来,随着大国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交易所之间的跨国并购明显增多,德国和英国等几个主要欧盟国家之间,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围绕交易所的并购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和德国交易所对伦敦证券交易所,以及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德国交易所对欧洲联合股市采取的并购行动,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交易所并购风潮的背后是当今世界几个大国在经济资源和国家地位上的竞争,可以说,世界主要资本市场的整合正在迅速改变世界金融中心的格局。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发达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尽管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但是,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建立起了一个基本上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资本市场。同时,中国资本市场在自身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引领了中国社会经济中的许多变革。例如,资本市场推动了包括独立董事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会计准则标准化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也就是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开始的第一天起,就站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最前沿,而从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探索到的经验和规律,同样也能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其它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许多积极的变化,一些基本的数据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跃迁。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从年初的3.06万亿增长到年底的9.5万亿,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回报率高达130%。2007年以来,市场稳步发展,最高交易纪录达到4100亿元,总开户数超过一亿,A股市场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同时也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我们相信,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在中国经济构筑自主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推动企业成长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引导投资布局的调整,有效地拉动落后地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将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改善我国金融体系的格局,化解金融风险,增强中国经济的弹性;资本市场还将成为中国养老和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投资场所,促进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资本市场通过其创造的公平竞争、共同致富的平台,将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有力地支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三、在金融市场及金融中心的博弈中取胜的几个要素

      1、紧密服务并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来看,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建立在雄厚的本土经济的基础上。以美国为例,在美国资本市场和纽约发展的早期,欧洲的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比美国强大很多,美国市场也曾经数度受到了外来资本的剧烈冲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纽约和美国的金融产业最终取得绝对主导地位,其最重要原因是由于美国的实体经济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逐步壮大起来,而这也促进了其金融中心的形成。伦敦近年的金融改革虽然造就了其金融市场的复兴,但由于缺乏一个强大的本土经济支撑,不仅在与美国金融中心的竞争中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且只能依托优良的软硬件基础措施创造出世界第一流的交易平台,而很难真正实现金融中心和金融产业的协同发展。

      2、创造良好的市场运营环境和基础设施。

      自由的金融市场,宽松的监管环境,能够推动金融创新的极大发展,而金融创新是金融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动力所在,也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巩固的基本保障。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的演变史,如果没有一个自由而有序的鼓励金融创新的环境和制度基础,一个国际性金融中心很难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同时,稳定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也至关重要。在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具有更高隐蔽性、系统性和突发性的风险,因此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从世界金融中心变迁的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动荡、经济波动、市场风险等,都可能对其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3、加强技术进步。

      市场的稳定还体现在强大的技术保障上,尤其是在以巨大交易量为标志的现代资本市场上,对交易系统的技术支持要求更高。七十年代悄然兴起的美国NASDAQ,在与强大的传统交易市场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博弈中,交易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比较优势,并使得后者也不得不对近百年来墨守传统交易模式进行技术革新。2005年11月,东京股票交易所的一套新的交易系统发生故障,导致交易中断4.5个小时,对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声誉产生了巨大的打击。技术的落后和不稳定,会直接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任何金融中心的地位,都会带来极大的杀伤力。

      4、加强资本市场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建设。

      一国或者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最终将建立在一种深厚的市场文化的基础上。这首先体现在健康的股权文化的形成。早在十八、十九世纪之交,费城在与纽约竞争金融中心的博弈中落败,就是源于早期的费城金融市场高度投机的文化使得费城这一早于纽约开始的金融中心经受不起冲击。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中心的角逐,投资者保护的问题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软实力。在监管制度竞争的同时,当今资本市场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投资者保护的竞争上。在华尔街,流行着一句话:“保护投资者,就是保护华尔街”。因此,投资者保护将是金融中心形成和巩固的必备条件。

      最近,我们完成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对中国资本市场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对市场目前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规划,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强大、最有活力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之一。“全世界的投资者为什么愿意持有某种货币并在某个市场投资,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收益、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中国市场和人民币完全有这个潜力”。同样,上海也完全有这个潜力,成长为世界最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此文系作者出席7月19日上海金融论坛时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