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操作的功夫是否成熟,看其是否达到圆融无碍,一旦进入圆融无碍,操作绩效必然稳定上升,并且对于自己充满信心。操作过程中心态能否轻盈,就看是否真正达到两种圆融无碍:理无碍与事无碍。理无碍是内心世界的无碍,事无碍是客观世界的无碍。内心世界的无碍除了要有良好的构想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宽广的心量、不执着过去的成功经验。事无碍就是对于事实的动力或脉动有深刻的掌握,而且不会执着于权威或别人的看法。
内心世界的无碍,有一道巨大的难关,这是一般人很难克服的巨大障碍:分辨、妄想、执着,所有的病根都来自于此。在学习理论或方法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学会分辨,学会分辨之后就会产生执着与妄想。执着就是钻牛角尖,妄想就是太过主观而不自知。执着与妄想往往来自于过去累世累劫的习气,很难改过来,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就是习气难改。要想克服分辨、妄想、执着,最佳的方法是学习放下,只有放下才能得大自在。但是放下是非常困难的,道德经说:为道日损,就是要人学会放下,只有放下之后才能进一步从理无碍进入到事无碍。
事无碍是属于外在客观世界的无碍,进入事无碍者对于事实的内在脉动有深刻的体认,知道虚实与奇正。只有知道虚实与奇正之后,处理事情才会一切顺当。在股市中,虚实奇正就表现在节拍与板块上面,进入事无碍阶段的人能够正确掌握大节拍与板块切换。
如果理无碍和事无碍都能做到,就可以进一步升级到理事无碍,但这种境界不是一般投资人所能做到。因为理事无碍者对于政经分析要有独到的心得,而一般人对于政经分析只有一个浮光掠影的模糊看法而已,不晓得全球性的“伐谋”是如何秘密进行的。
一个人在错误中很难回头,那是因为找不出心理的病根,纵使找出病根也找不到正确的药,找到正确的药以后往往也吞不下去,因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逆耳的言论要听得进去,那已是六十而耳顺了,所以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在错误中挣扎,等到恍然大悟时已进入五十或六十了。不过金融市场没有年龄的限制,许多成功者都在五十或六十岁以后大放异彩。从一般投资人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从理无碍到事无碍需要经过长期地摸索与历练,但如果经过金融修道却可以减少摸索的过程,因为金融修道就是针对理无碍与事无碍而发展出来的一套修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