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通证券 吴一萍
行情就此展开有难度
这次重新站上4000点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地产和银行,板块效应比较突出,而这股力量恰恰来自于前期过度制造垃圾股局部泡沫之后的自发纠错。这个纠错的背景也是比较清晰的,一方面是人民币近期的升值步伐不断加快,另一方面就是中报预期的向好。从加息尘埃落定之后这种上攻开始有了新方向的转变,钢铁、煤炭、交通运输等静态市盈率偏低的板块也获得了大的机构资金的追捧,而同时超跌的垃圾股也有复苏的迹象出现。
我们从行情推升的动力来作一个简单的剖析。先来看复苏迹象显露的超跌股。对于前期暴炒的垃圾股的结构性泡沫来说,中报帷幕已经拉开、很多个股面临着静态估值偏高而资产注入又遥遥无期的业绩透支,超跌反弹的自救行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泡沫面临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回到前段时间垃圾股的风光年代、依靠题材股推升股指展开一轮新的上攻行情有很大的难度。尽管开户数有所回暖,但非理性的散户大举入场的动力不可能继续支撑这些题材股的上升。
再来看轮动的银行、地产、钢铁等蓝筹板块。中报业绩浪集中在它们身上体现,蓝筹股成为中流砥柱,纠错的力量将持续在各个板块中交替推进。不过,蓝筹的估值能否跨越一个较大的台阶还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蓝筹股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业绩透支的可能性存在呢?从公布的中报预告和已经披露的80家公司中报情况来看,业绩大幅增长的行业集中在金融、化工、地产等行业,中报的超预期惊喜是基本上可以确定的事情。那么这些集中了上市公司绝大部分利润的蓝筹股未来业绩能否保持超预期增长呢?恐怕需要一个时间的检验窗口,宏观调控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可能会在三季度显现出来,普遍预期今年蓝筹股业绩30%—40%的增长幅度有待检验。按照这个增长率,沪深300和上证50的动态市盈率水平在32倍和30倍左右,这个估值水平只能算合理而不能算低估。那么,对于合理的估值就难以提升太多的幅度了,蓝筹向上大幅提升估值的空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蓝筹的推升动力并不十分强烈,我们不可能想象持握着大把蓝筹股的基金等价值投资者也会像许多散户一样无视估值的压力,处于估值合理区域的大盘蓝筹股要轰轰烈烈展开一轮行情还缺乏足够的动力。
新高可期但个股分化
大盘在估值合理的状态下难以展开大幅上攻行情是否意味着就在前期高点附近掉头向下了呢?可能也不会如此简单。盘面上比较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板块轮动,形成了比较好的此起彼伏的相互呼应,使得人气保持相对热络,而这些轮动的板块又都有比较好的中报业绩预期,因此,这种轮动格局有可能在短期内继续下去。大盘创新高的力量也就来自于各个中报业绩预期较好的蓝筹板块的轮动。不过,这种轮动可能在中报陆续公布之后就步入休整,中报业绩浪的力量集中在短期内释放。
大盘新高可以期待,但是并不代表着很多个股会随同大盘上扬,股价的结构性分化会相当严重。笔者对比了5月29日、6月19日和7月24日三个高点位置的股价情况:6月19日相对于5月29日股价创新高的家数为439家,而7月24日股价超过5月29日的家数减少到276家。这个数字表明三个高点附近堆积的套牢盘是不一样的,或者可以理解为较大部分筹码仍然处于套牢状态,但股指已经接近新高。个股和大盘的分化非常严重,同时也告诉我们股指继续上行遭遇解套盘的压力不再像6月19日时候那样重要,那时已经有较大比重的个股解套而目前的比重却大为降低,因此,大盘在前期高点附近结束上行步伐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在“二八”现象的掩盖下,股指和个股的脱节会比较严重。
操作策略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新高之上的高度保持谨慎态度,在上行过程中降低仓位;二是对个股和大盘的脱节要有清醒的认识,蓝筹股的中报行情对垃圾股的反弹帮助意义并不大,个股的中报风险要及时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