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特别报道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专栏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2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0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0版:专版
    呼包鄂“金三角”闪耀崛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呼包鄂“金三角”闪耀崛起
    2007年07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贺建业 彭友

      连续5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第一。而位于内蒙古中西部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在2006年创造了全区GDP总值的53.2%,成为其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被称作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金三角”。

      1、在我国200个城市中,呼包鄂三市的“增长竞争力”排名并列第一

      2、呼包鄂三市农牧区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三市的平均城市化率在2006年达到63.3%。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3、自治区证券经营机构各项业务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即将创出历史最好业绩

      中国社科院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2007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在我国200个城市中,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三市的“增长竞争力”排名并列第一。

      

      呼包鄂创造全区一半GDP

      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是指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三市。这里资源富集、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科研雄厚、开放程度高。

      统计数据显示,呼包鄂三市面积占全区11%、人口占27.3%,实现了内蒙古2006年51.2%的财政收入、56.5%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目前,三市经济总量达到2710多亿元,人均GDP达到5193美元,达到了我国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线。

      2000年,鄂尔多斯财政收入仅12亿元,而到去年,其财政收入猛增至145.8亿元,比2005年增长52亿元,跃居全区第一。2006年,鄂尔多斯市经济总量800亿元,人均GDP达6600美元;这一年,北京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6210美元。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200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鄂尔多斯的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效益竞争力名列第八。

      呼和浩特的经济总量,则由2000年的约200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900亿元,排在了西部11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处于全国省会城市的上游。该市以年均24.6%的增速快速发展,最高年份达到约31%。

      与此同时,包头2006年的GDP达到1010亿元,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不足30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30多亿元。

      从综合数据来看,2006年,呼包鄂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42.46亿元,占全区的56.5%,比上年增长了28%。能源、冶金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已具雏形,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随着呼包鄂三市农牧区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三市的平均城市化率在2006年达到63.3%。

      呼包鄂三市的居民收入水平,也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水涨船高。2006年,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4055元、15122元和13002元,接近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308元、5338元和530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

      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处长段连敖认为:“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呼包鄂地区乘势而起,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内外产业转移、升级的机遇,从而实现经济跨越式增长,成为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一极。”

      

      新型工业化促成“金三角”

      近年来,呼包鄂三市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方面不断突破,尤其是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明显,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优势特色产业逐年壮大。

      “呼包鄂三市是以资源吸引资本,资本撬动资源,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内蒙古金融办副主任李国俭如是阐释“金三角”的发展奇迹。

      相关研究人士则表示,产业延伸、产业集中、产业多元是内蒙古在谋划这一经济板块发展思路时所提出的主要策略,也是呼包鄂“金三角”在整个西部地区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呼包鄂三市各有自己的资源和特色,其各自的发展也就有所差异,但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拥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即乳业、电子信息、电力、医药发酵、冶金化工和机电装备。2006年,上述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70%。同时,基本建成了乳品加工、火力发电、生物发酵三个国内同类地区中最大的产业基地和自治区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

      目前,冶金工业、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业成为包头市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已占全市工业比重的87.7%。鄂尔多斯市通过大基地、大产业、大集团延长产业链,实现煤炭深加工。2000年以来,全市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了自治区第一的增长速度。此外,鄂尔多斯在煤炭产能大幅度扩张的基础上,又竭力打造“正在崛起的共和国西部能源之都”的品牌。

      内蒙古政府常务副主席任亚平说,内蒙古这几年主要变化在于推动新型工业化,这是这几年内蒙古发展的主笔,是最大的亮点。

      李国俭表示:“作为资源驱动型产业,内蒙古各种资源要素的洼地效应日渐显现,形成经济、社会、生态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态势。”

      事实上,资源是呼包鄂“金三角”最大的优势。此中包括储量1250多亿吨的煤炭、70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逾亿吨的稀土保有储量和586亿立方米的黄河配给水量。此外还有毗邻北京、天津、蒙古国及俄罗斯的区位优势。

      段连敖指出,虽然呼包鄂“金三角”地区资源富集,但政府并未躺在“祖宗遗产”上不思进取,而是意识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深加工的必要性,推进资源、企业、产业、科技、人才的紧密结合,走出“依赖资源”的误区,推进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向构筑社会资源优势转变。

      以分工协作增强整体竞争力

      呼包鄂“金三角”如此抢眼的表现,无疑引起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为此,内蒙古为三市确定的工作思路是,“坚持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协调发展的统一,坚定不移地鼓励和支持优势地区率先发展,以局部带动全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协调发展”。给三市发展定位是:呼和浩特市要建成现代化的首府城市,包头市要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鄂尔多斯市要建成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

      今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提出,呼包鄂三市要着力提高“两个水平”:一是提高协调发展水平,率先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上取得突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要率先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突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储波同时提出,呼包鄂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并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面对这一发展拐点,需要呼包鄂三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

      据了解,近年来,呼包鄂三市正加强合作与互动,以期发挥整体优势,力求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加快构筑三市产业群和城市群,推进三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研究专家指出,呼包鄂三市能够在区域经济协作方面开展大量工作,应对产业集群,加强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区域统一市场,从而能够联合起来面对更为强大的外部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及竞价能力。

      段连敖建议,呼包鄂地区可以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协作,分别根据各自比较优势,按照地域、产品和产业链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分工、协作配套,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使“金三角”经济圈能够引领整个西部板块的崛起。

      资产证券化

      助力优势产业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资源大区,煤炭、电力等能源型资源以及多金属资源丰富,储量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使之开采及销售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则是有关部门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内蒙古金融办主任宋亮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针对内蒙古的资源优势,自治区拟实行资产证券化,以资源带来资本,以资本撬动资源,实现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拥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主导地位突出,即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

      自治区明确提出,在能源工业方面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国家级能源基地;在化学工业方面重点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盐碱化工,提高加工深度,在资源产地和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若干大型化工基地;在冶金建材方面重点发展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和玻璃等产业,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等等。

      宋亮表示:“六大优势产业集群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资源转化能力强的大项目,其中有很多项目都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满足资产证券化的条件。”他认为,无论是采用信托结构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是采用客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结构的企业资产证券化,都有巨大的市场。

      记者了解到,结合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及产业特色,当前自治区可以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资产项目还有水电气资产、路桥收费、公共基础设施、市政工程项目、商业物业租赁、企业大型设备租赁、大额应收账款、金融资产租赁、银行信贷资产、不良资产等。

      宋亮认为,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创建区域金融优势,满足建设资金。在加快自治区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大大提升自治区区域金融优势,为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筹集大规模建设资金提供有效的战略手段。

      “此外,还可以有力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推动自治区由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转变。”宋亮如是表示。

      资源型优质资产期待进入资本市场

      内蒙古资源富饶,资源在开采利用过程中,对资本的需求量大。“如何利用社会资本合理地开发资源,是当前内蒙古正在考虑的一大重要问题。”内蒙古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郭景龙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上市企业数量较少,还有相当多的优质资产未能进入资本市场领域。

      郭景龙指出,内蒙古直接融资总量规模较小,资本市场有价证券及投资占资金运用总量的比重则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又显偏小,仅占全国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规模的60%。

      他认为,要积极扶持内蒙古一些持续经营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壮大内蒙古的资本实力。

      内蒙古上市公司协会在积极培育和推动后备上市资源迈进资本市场方面也作出一定的努力。郭景龙透露,协会目前正在辅导的主要有3家公司:乌兰察布市的龙的马铃薯公司、巴彦诺尔的大中矿业公司、乌海市的君正集团。“目前,上述公司正在进行重组、改制等前期筹备工作,预计在3年左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协会有义务推进内蒙古优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郭景龙同时向记者坦言,“内蒙古近年来上市资源的流失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证券经营机构将创历史最好业绩

      内蒙古自治区区内证券经营机构业务迅速增长。相关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自治区证券经营机构各项业务继续呈现上年的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已经超过上年全年的成果,即将创出历史最好业绩。

      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注册的两家证券公司法人机构,分别是恒泰证券和日信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多家券商也在自治区设立了营业部。

      2006年,内蒙古区内两家证券公司中恒泰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1916.65万元,净利润7323.81万元。日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132.86万元,净利润611.01万元。全区营业网点共实现代理客户交易量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托管市值61亿元,比上年增加64%;营业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加144%。

      据了解,两家证券公司的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工作方案在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后,都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计划在今年八月底前实现客户上线工作。目前,两家证券公司已经全部成为综合类券商,在区内、区外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证券业务已经迈向全国,个别业务在同行中有着重大影响。恒泰证券尝试借壳西水股份上市,十分具有创新意义。

      内蒙古证券业人士表示,区内证券经营机构需要继续做好地方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工作,在企业改制、辅导培育和上市推荐承销以及购并重组、再融资等方面积极努力,协助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在自治区资源转化、提高附加值、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做出贡献。

      新时代信托迈出业务转型创新步伐

      伴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信托投资公司原有的发展模式受到各方面的挑战。新时代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新对上海证券报表示,公司将在经营定位上、发展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转变,推进“大政府、大企业、大投行”业务转型的经营发展战略。

      据了解,新时代信托还深化银信合作的领域,加大业务创新的步伐,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发间接银团贷款转让业务,并在财务顾问业务方面取得突破。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达103亿元,其中自有资产总额56897万元,全年经营收入3428万元,实现净利润454万元,上缴税金达486万元;信托资产达97亿元,新增68亿元,公司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李树新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将扩大结构化信托融资业务领域业务发展,继续加大与金融同业的合作,加强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创新,扩大低风险业务,推动信托计划向产业投资信托基金的方向发展,并全面介入证券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