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广告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特别报道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环球财讯
  • 17:专版
  • 18:专版
  • 19:专版
  • 20:专版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理财·钱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产权信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2007 年 7 月 3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指数虽创新高 股市制度性顽症仍在
    CPI不可承载 某些利益之重
    “股市黑嘴”市场消失赖于散户投资者成熟
    价值重估是A股持续上涨动力源
    未来商品房投资吸引力或将转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CPI不可承载 某些利益之重
    2007年07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倪小林

      

      盛夏南北气候普遍炎热,市场似乎也在与天气争相比热。 随着6月份CPI上涨4.4%的数字公布,不少行业要求涨价的消息相继出现在报端。遗憾的是权威部门公布的经济数据却告诉人们,有的急于希望涨价的企业,在涨与不涨之间是可以选择的,其中含义很耐人寻味。

      一个产品的价格该不该升降是由供需状况决定的,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升也属于正常。早在前几年我国的洗衣机、电视机同业企业为了保高利润,也曾联手定价防止价格下跌,但终因市场不认可,这种“价格联盟”自动告破。最近方便面价格调整与此有些类似,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负责人对涨价分析认为:此次涨价后五角钱一包的方便面可能退出市场,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人也要吃好质量的方便面。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说方便面企业因为肉蛋油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但为什么要借此联手把低价位产品赶出市场?到底是消化成本还是提升产品整体价格?有专家认为几家方便面生产厂家联手涨价的行为本身已经涉嫌垄断,从目前几家企业协商涨价的方式,以及协会负责人的解释来看,笔者以为这个批评是在理的。

      有关电价要涨的问题虽然比方便面涨价要复杂得多,同样不能忽略供求关系。在发改委上半年经济形势通气会上,有关人士专门回答了记者提出的五大电力集团希望涨价的问题,结论是需要进一步观察。我们注意到,成本推动的说法肯定站不住脚,即便今年煤的价格上升,如此高利润的企业难道真的不能通过内部挖潜消化吗?况且完全市场化交易的煤的价格还在下降。一项供求并不紧张的产品一定要涨价也难以理服人。

      笔者姑且把CPI发布时的涨价现象看成搭车涨价,事实上此类企业已经不是少数,这一点只要到各大超市去做一个调查就可以发现,有的产品卖得不好也跟着上调了价格。如果企业消化成本的方式只有涨价,那么我们只能悲观地认为,从现在开始的轮番涨价我们将无法避免。因为不少企业都会受到粮油价格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涨价肯定天经地义。更何况有的企业不顾市场规律操纵价格,联手商定行业内产品价格上涨,把一个企业定价的权利扩展为联盟行动,市场买卖双方的博弈将不再起作用,价格垄断就自然形成了。这不仅会伤害消费者的利益,也会对通胀形成更大的压力。

      可见,在CPI不断攀升的时候,我们不能就价格说价格,更要关注物价之外的一些因素,尤其是那些利润已经很高的行业和企业的涨价呼声,更要引起注意。在认真理清价格与成本、价格与利润、价格与市场的关系的同时,我们应当重新思考在目前利益格局复杂多变的时候,产品涨价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否则今年CPI将有可能承载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之重,迫不得已继续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