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观点·评论
    私募基金阳光化 是资本市场发展重要环节
    股票市场就应该 是“赢钱的机器”
    “散户时代”说法是对市场曲意误导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为何偏低
    再次“适量微调” 防止经济走向过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基金阳光化 是资本市场发展重要环节
    2007年08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叶檀

      

      “带头大哥777”进入受到法律制裁的阶段,累及与中国股市共风雨的私募基金的地位,因为这位民间另类理财者的罪名之一就是违反了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的铁规。我国估计超过上万亿规模的私募基金显然因此身处陷阱之内。

      曾记得今年7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指出,未经证监会批准,擅自从事的证券投资基金募集和管理,包括证券经纪、财务顾问、证券资产管理,都属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为维护自身生存机会,不少私募基金经理挺身而出表示对非法理财咨询的憎恨,而吴晓灵关于中国私募基金基本不存在法律障碍的表态也一再被提及,可惜的是,吴晓灵虽然贵为央行副行长,她的表态并不具有法律效应。事实上,对私募基金表示支持的官员与学者并非只她一人,多数人承认私募基金的市场效率,符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是中国资本市场能与国外基金抗衡的最专业的理财队伍。但这些只能代表他们自己的意见,不能形成法律法规,私募基金的地位依然处于尴尬之中。2006年的《合伙企业法》只为私募基金扫除了部分障碍。

      已经有上万亿规模、发展出各种形式、已经有十三四年发展历史的重要理财形式仍然处于“妾身不明”的状态,这反映出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则建设严重落后于市场现实的不和谐之处。

      如果继续采取“鸵鸟政策”,我们将看到两种结局:一旦市场下挫将出现几何级数的风险扩大,重现1996年前后的混乱状态;一旦市场上涨,一些类似中世纪欧洲“庞氏骗局”的制造者就会利用初级投资者的风险无知与赚钱心热,将私募与非法理财搅和在一起,或者是理财机构与拥有巨资的精英投资者联手,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事实上,以目前国际资本市场的环境,以及国内资本市场迅速崛起的现实,我国私募基金已经不可能模仿美国资本市场初期,首先实行完全自我约束的自律行为。揆之以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必须指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无论从激励机制、投资模式、还是从投资效率来看,我国私募基金毫无疑问是最贴近市场的一族。他们不存在对某个股票投资额度的限制,也没有排名压力,拥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并不以固定管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收入来自累进的管理费提取机制,与客户的收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毫不奇怪,私募基金经理成为收入最高的一族,吸引业绩优异的公募基金经理纷纷跳槽,目前基金经理离职多如过江之鲫,多数去了私募基金,这再好不过地证明了私募基金在今天市场上的生命力。

      市场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以往的业绩与暗中存在的业绩排名,成为私募基金经理与客户之间的取信之道。自发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将业务拓展到私募股权基金等领域已成常态。所以,中国的产业基金发展离不开私募基金的发展。要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样本,市场化精髓,私募基金当仁不让。

      我国资本市场的管理与其他市场一样,存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私募基金因其长期在行政视线之外,很难得地取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正因为如此,有关部门更有必要基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大局,以市场化的监管手段将私募基金的风险严格限定在达到一定投资额的高收入人群,这是市场化监管与内生市场资源之间取得平衡的一块不可或缺的试验田。

      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让私募基金取得合法身份,同时参照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严格限制私募的募集发行范围,同时,在税收、信息披露、入股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豁免,以增加其市场效率。

      私募基金是个风向标,我们已经在其中看到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活力,当然也希望在其中看到灵活的市场化监管。高效的行政与市场结合,才是私募基金发展的坚实土壤。希望由“带头大哥777”所引发的私募基金恐慌,不过是一场虚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