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祥明
截至今年7月末,中国光伏产业总计有10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IPO融资总额19.77亿美元,总市值达178.6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市盈率49.47倍。昨天,投中投资咨询公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光伏企业海外IPO募集资金多用于采购原料和扩充生产能力,这将进一步加剧多晶硅原料紧缺。
该报告对以上10家海外上市企业的市值及市盈率统计研究后得出结论,光伏产业链上游,即硅料和硅片环节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较受欢迎。10家公司中,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仅5家,依次为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天威英利、天合光能、浙江昱辉,后四家企业均涉及硅片业务;而市盈率位居前二的企业———天合光能与江西赛维,其主营业务均为硅片生产。
据了解,光伏产业链分成5个环节: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报告研究认为,从全球范围看,产业链5个环节所涉及企业由上游至下游大幅增加,整个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型分布。而中国光伏产业海外上市企业则主要集中于光伏产业链中下游,即电池片和电池组件两个环节,硅料环节涉及企业仅仅1家。
“在光伏原料上主要依赖进口,生产成本较高,整体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研究报告还指出,我国光伏企业海外IPO募集资金多用于采购原料和扩充生产能力,这将进一步加剧多晶硅原料紧缺。
研究报告表示,从长期来看,积极拓展产业链上游业务,是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挑战。虽然海外上市企业已达10家,但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纯度硅料和硅片生产企业仍将受到风险投资商和海外资本市场青睐。“我们上市前得到鼎晖的投资支持。”此前江西赛维高管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风投对公司成功上市的帮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