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中国产权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特别报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产权信息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上市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上市公司
    控股权生变 ST东源重组前景叵测
    国资委批准 东方电机受让东方汽轮机
    莱茵置业 定向增发获股东大会通过
    ST一投 将获集团资产抵偿
    新疆天业 节能减排增强产业竞争力
    大连证监局抓实抓全投资者教育工作
    攀钢公司 五项环保工程竣工
    中远航运:用国际化标准规范公司治理
    中材国际 中标国外两项目
    特钢需求旺盛 公司管理水平成关键
    中国重汽 两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特钢需求旺盛 公司管理水平成关键
    2007年08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田露

      

      钢铁板块整体估值较低的形势,以及受宏观经济影响带来的行业繁荣景象,使近期钢铁类公司被频频看好,股价涌现上涨之势。然而,在这其中,一些行业分析师开始对细分的特钢行业表现出了更多兴趣。据记者了解,特钢产品定位较为高端,附加值较高,销售价格的波动性也相应较小,另一方面,汽车、机械及航天航空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形成对特钢产品的旺盛需求。从这些方面来看,特钢称得上是钢铁中的朝阳产业。

      

      “软环境”决定公司优劣

      不过,并非所有的特钢公司都会随着行业整体景气而欣欣向荣。目前,国内主要从事特钢业务的上市公司有*ST长钢、大冶特钢、大连金牛、西宁特钢及抚顺特钢五家。其中*ST长钢去年亏损,大连金牛与抚顺特钢业绩平平,而大冶特钢2006年每股收益却达到了0.71元,公司间分化十分明显。而业内人士则向记者指出,看特钢要“轻”行业,“重”公司。这是因为与普钢类公司往往随行业大势而整体沉浮相比,特钢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却能造成公司盈利能力上的巨大差异。在经营管理水平、技术积累及生产设备这几大要素中,对特钢公司影响最大的,就是属于“软环境”上的经营管理水平。

      东方证券钢铁行业的研究员杨宝峰日前向记者指出,国内特钢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生产设备普遍偏弱,在国有、民营等几种体制的特钢公司中,他更为看好经营更为灵活、精细,管理更有效率的民营性质公司。

      杨宝峰在其近期的研究报告中对中信泰富控制下的大冶特钢进行了分析。他表示,中信泰富已有十余年在特钢领域的生产经验积累与技术创新,其旗下的兴澄特钢公司已成为国内盈利最好管理效率最高的特钢公司。在入主大冶特钢之后,其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在特钢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逐步移植到大冶特钢,这将给公司的基本面带来巨大的影响。事实上,在中信泰富入主之后,大冶特钢2005年、2006年的业绩都实现了快速提升。其中原因,与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营销改善和工艺流程优化等举措大有关系。

      

      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据了解,与普通钢相比,特殊钢是指具有特殊化学成分、采用特殊工艺生产、具备特殊组织和性能、能够满足特殊需要的钢类,它在强度、韧性、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等方面都超越了普通钢。相应地,特钢产品的市场也更加细化,与客户的联系更紧密,需要针对下游客户的需求开发多品种、小批量而品质高的产品。这些属性决定了管理效率对特钢公司的盈利更为重要,在成本控制、下游客户的开拓和维护服务上,特钢公司也比普钢公司面临更多竞争压力。

      目前,行业分析人士已为特钢行业勾勒了一幅美好远景:由于汽车、机械和军工这些特钢产品最主要的市场需求方,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正面临着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特钢产业也迎来了它的黄金发展时期。一方面,是市场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国内特钢产业基础总体偏弱,但部分公司的科研开发能力与产品质量已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观察人士表示,随着具备管理运营优势的外资和民营企业的进入,优质公司的引领将能促使这一细分行业更快整合,进一步促进该行业快速发展。

      反过来,这也意味着,一些历史包袱较重、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特钢公司,有可能不能分享行业快速发展的果实,无法跟上产品结构升级的步伐,乃至进一步丧失市场份额或被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