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记者获悉,宝钢集团公司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近日在海南签订《进口煤炭运输3年合同》、《沿海运输9年协议暨3年合同》、《30万吨级巴西/中国铁矿石20年运输合同》。这也是在国际海运费暴涨,中国钢铁工业进口原料面临极大成本考验的情况下,国内钢铁领军企业和海运巨头加强合作的首例。
强强联手长期合作
据了解,双方此次签订的三项长期运输合同,按照“共同发展、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对进口铁矿石、煤炭等货运量、期限、运力安排、运价等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主要内容包括:新增两艘30万吨级承运巴西到中国的铁矿石散货船20年运输合同,每艘年运量分别约114万吨;一艘7万吨级承运进口煤炭散货船3年运输合同,年运量约45万吨。到目前为止,宝钢和中远已经签订了4艘30万吨大船长期运输合同,中远成为宝钢30万吨船型的全球最大合作伙伴。
中远集团(COSCO)今年首度跻身世界500强。目前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0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航行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港口之间。宝钢与中远曾在2004年3月签署《宝钢集团-中远集团战略合作协议》。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表示,双方在进口煤炭、铁矿石运输领域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为各自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根据协议,中远为宝钢定造的第一艘30万吨散货轮将于明年下水投运,为宝钢原料运输服务。
全球干散货运力紧张
目前失控的海运市场是牵动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一大主要因素,对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矿来说,长期协议矿价谈判锁定离岸价格后,影响到岸价格的主要成本就是海运费,而现货市场上的印度矿山公司,又以巴西铁矿石到岸价格为基准定价,因此2007年进口矿价格与海运费几乎保持同步波动。但2007年上半年,铁矿石海运市场的上涨令中国企业始料未及,巴西、澳洲至中国运费不断创造新高,导致2007年中期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上涨30至50%,大大超过了2007年度国际铁矿石公开价格的涨幅9.5%。
国际研究机构预计2007年铁矿石运量增长9%,但全球干散货运力增长为6%,毫无疑问供需紧张导致运费上升,而铁矿石海运量在三大主要干散货物(矿石,煤炭,谷物)中比重,从2000年的36%上升到目前的43%,铁矿石在所有干散货中运量比重不断增加,使单位运力的实际运输距离逐渐拉长,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另外,2007年1至6月巴西,澳洲出口铁矿石增长了12-15%,但港口设施建设周期较长,装卸率没有显著增加,导致巴西,澳洲压港严重,最多时全球海岬型船队14%的运力,预计超过110至120艘海岬型船在澳洲和巴西港口锚地待港,使运力供需矛盾更加突显。
合作具标志性意义
目前,中国钢铁企业已普遍认识到2007年海运费成为矿石价格走高的始作俑者。中钢协曾召集钢厂与国内海运企业进行座谈对接,期望实现国货国运降低成本风险,也计划将钢厂划片区实现海运协作,但均需要企业实际进行操作,宝钢与中远的合作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
北京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凯表示,从双方实力上看,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钢铁企业多达70家,贸易商也有48家,而澳洲、巴西铁矿石出口则由三大矿业公司垄断,生产和销售易于调节,各种灾害性天气,设备损坏,罢工等不可抗力都成为其左右海运市场的利器,卖方市场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进口无法中断,只得接受运费异常波动。而中国进口铁矿石租船又以现货形式为主,随着中国进口量增加,现货租船盘面越来越大,国际投机机构兴风作浪,人为炒作的痕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