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连创新高有充分的内在理由
李志林(忠言)
以5月29日沪深股市创出的历史高点4335点和13458点为基准,截至8月10日,两个半月里,上证指数已12次创出新高,深成指已27次创出新高。投资者不应对此恐惧,而应看到其充分的内在理由。
人民币持续升值趋势下股市该怎么涨?这是有关职能部门、经济学家、金融学家和投资者都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按照国际市场规律,只要本币升值不止,股市就上涨不息,任何手段都无法遏制本币升值所带来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和投资冲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元、韩元、新加坡元升值,导致它们的股市分别上涨了7倍至19倍,这可资借鉴。更何况人民币至今只升值了8.56%,据世界银行最乐观的预测,按实际购买力计,美元与人民币应是1:1.9,预示人民币升值空间不小。尽管人民币最终将升值至何位,人们无法预测,但人民币升值渐进式的过程是无疑的,股市在波动中连创新高也是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抗拒的。
去年5月-7月1500点-1700点、今年1月-3月2500点-3000点和5月-7月3500点-4300点三个“顶部平台”都是因上市公司的中报或年报业绩大幅增长而突破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为何能几倍于国民经济增长率?业绩是一次性的,还是具有可持续性的?我认为要从制度变革和产业组织变革来加以透视。股改后,集团和大股东因获得流通权并由以往按净资产考核改为按市值考核之后,都前所未有地关心并支持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和股价的上涨。所谓产权制度的变革,即通过资产重组、换股合并、收购兼并、注入优质资产、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等外在的手段,将本行业和跨行业集团的优势注入该上市公司,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外生成长性。这两项变革是一两年以来上市公司业绩爆发性增长的根本原因,是货真价实的,并还将在今后几年中继续不断地释放。
股市上涨是利国、利企、利民的大好事。首先是证券化率大幅提高。2005年年底,中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仅18%,2006年年底仅38%,但2007年8月9日总市值达21.14万亿,超过2006年GDP,与日、韩、印三国相当。今年短短8个月,中国的证券化率就由世界二十多位上升到第九位。其次是国有资产大幅增值。2005年6月总市值仅2.3万亿,国有股仅1.5万亿,而现今21.15万亿市值中,国有股就有12万亿,短短两年,国有资产就增值10万亿以上,是157家央企总资产3.9万亿的3.07倍。再次,企业融资大幅增加。仅今年上半年就高达2000亿,下半年随着红筹股回归,融资额将更高,这是熊市中不能想象的。又次,股市上涨促进居民投资股市热情高涨,有利于吸收货币流动性过剩、减少存贷差、增加银行收入、抑制通胀、弱化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最后,可让投资者通过证券投资来分享国民经济、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和人民币升值的成果,抵御负利率和物价上涨的压力。
尽管近期大盘连创新高,但股市有其自身规律———久跌必涨,久涨必跌。股市也有自身的调节功能———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是股市必然的运行法则。更何况,8月以来的连创新高主要是靠工行、中行、人寿、平安、中石化等权重股领涨,指数有很大的虚涨成分,三分之二的股票却依然躺在“深沟”里,只相当于2500点—3000点水平,这是以往任何一次牛市都不曾见到的,为后市轮番上涨、慢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不妨也关注一下B股
桂浩明
现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获得了QDII的资格,相关产品也在不断增多,境内投资者因此有了间接进行外汇投资的机会。当然,海外股市是其中的重头戏,但实际上摆在人们面前的还有一个外汇投资机会,这就是B股。
B股的历史并不短,到现在已经超过15年了。不过平心而论,也是命运不济,虽然从创立开始,就确定了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引进外资的窗口的定位,但随着H股的出现,实际上又打开了一道资本市场引进外资的大门,结果B股的融资功能从此式微。虽然, 2001年B股开始向境内个人投资开放,这一改革也给B股市场注入了活力,但由于整个市场缺乏发展的方向,同时也禁止境内机构投资者介入,特别是B股停止扩容,导致市场发展缓慢,在证券市场上的地位也越来越低。对于B股市场未来的前途,市场各方有很多看法,一段时间来也屡屡见到人们自发开展的对B股今后发展方向与定位的讨论。暂且不说它今后是否还要继续发挥为境内企业筹集外资的作用,但至少就目前而言,它依然还存在作为境内外的外资进行资产配置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在分流境内外币储蓄、吸引境内外的外资进入境内资本市场方面产生一定的作用。现在QDII制度的推出,应该有多方面的考虑,但很重要的一点还是为了减轻外汇储备过多的压力,为大量的民间外资寻找保值增值的出路。毫无疑问,境外市场,特别是香港市场的的H股是QDII的重要选择,但换个角度想一想,B股在这方面不是也能够起到某些作用吗?
从投资者的角度说,现在对香港市场的H股还是很感兴趣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同样的内地上市公司,其H股的价格要明显低于A股,这就形成了一个价差。从纯粹投资的角度来说,同样的股票,当然是价格越低越好,这样不但安全,股息率也高。但实际上,H股的这种优势,在B股中也同样存在。同样的上市公司,B股的价格普遍要比A股低不少。而且,由于B股是在境内证券市场交易,其综合交易成本要比H股低,投资者对其熟悉程度也要比H股高。因此,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上,现在买B股其实比买H股具有更大的优势。今年4、5月间,由于B股与H股的价差过大,曾经引发过一轮力度很大的B股行情。
无可否认,现在B股的一些政策,如禁止机构投资者介入、不能发行以B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等理财产品以及对B股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等,在一定程度上对B股的发展是不利的。B股今年5月份大涨以后,一直处于调整过程中,行情远远弱于A股。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QDII的推出以及B股管理制度上的停滞因素还是起了某些作用的,特别是QDII的推出,使得境内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投资境外市场,境内的B股市场却仍然被排除在外,这一方面对B股市场显得不那么公平,另一方面也会动摇境内投资者投资B股的信心。不过,因此人们也有理由认为,今后这些都有可能被改变。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承认B股还是很有机会的投资品种。
境内资金当然要走向海外,资产实现全球配置也是必然的。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人们不妨多关注一下B股,因为这个市场同样会给大家带来不菲的收益。(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送股送出行情新天地
陆水旗(阿琪)
不少投资者与分析师把7月份以来的行情称之为业绩浪,其实,此轮行情与其说是业绩浪,不如称之为“送股浪”更合适。一是因为今年中期豪放式送转股的公司比以往多得多;二是只要能有送股题材,行情高举高打的股票特别多。从去年年底以来,为什么上市公司乐于高比例送股?明白人都知道那是股改的催化作用。而上市公司慷慨地中期送股、年终大比例分红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呢?真的是促使资产增值和“利益共享”那么单纯吗?这值得投资者好好琢磨琢磨。因为,这有利于投资者把握好送股与分红行情的机会,辨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目前有不少上市公司有条件要送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送转,态度与股改之前的吝啬有天壤之别。其实,不少大股东掌控下的上市公司在大比例送转之时,已在为若干年后的“大非”套现作打算了。如果站在大股东的角度,在“大非”全面解禁之前进行大比例地送转好处绝对多多:一、在股价已涨了若干倍且在市场处于火热的状态时,送转题材对股价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可以考虑在规定范围内减持;二、可以不断地摊低“大非”的持股成本,在不断地送转、分红之后甚至可以摊低到零成本或者负成本,即使现在几十元的股票若干年后跌到几块钱,“大非”也有几百、几千乃至几万倍的获利空间;三、大多数投资者对低价股有着天然的“癖好”,对低价股一般不太考量其基本面因素,因此,经过连续的大比例送转,把现在三、五十元的股票,通过不断除权摊低到三、五元的价格,更能让投资者接受,届时在很大程度上能化解“大非”流通的压力;四、通过送转方式不断扩大流通盘,将来可以缓解“大非”流通时对行情带来的冲击。
很显然,在“大非”还不可以全面流通之前,就“送股行情”来说将处于黄金时期,上市公司大面积的送转也给市场投资者多送了一份“胆子”和底气,有送转打底,使得不少股票行情的“空中作业”不再有太大的后顾之忧。这种“送股行情”给予的底气已经蔓延到新股行情中,许多中小板股票往往高出其合理估值一倍以上,以近百倍市盈率的价格挂牌上市且换手率高达70%以上,许多人觉得买入的投资者“胆子太大了”,很不可思议。其实这很好理解,如果一只上市首日40元且市盈率100倍的股票,3年后通过业绩增长使市盈率不断降低,在大牛市趋势下仍能保持40元的价格,其中经历了3次10送(转)10的股本扩张,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持股成本将降低到5元,投资收益达到700%。这种财富效应不但在中小板,在主板市场上也早已通过保利地产、大唐发电等得到演绎了。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双百元股曲高和寡
王利敏
投资者本周终于看到了双百元股———中国船舶本周一曾冲到200元以上,这在先前百元股往往只能昙花一现的内地股市上无疑是一个奇迹。舆论界对此虽然褒奖的多,但忧虑有加的也不乏其人。
虽然百元股、千元股甚至万元股在海外股市上并不罕见,但在沪深股市上,即便百元股也是“稀有动物”。从历史上看,一旦百元股出现,一是这些个股的命运堪忧,二是随后大盘也是命运堪忧。除了豫园商场曾涨到过10000多元(票面为100元,后改制成现在的豫园商城)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百元股是亿安科技和清华紫光,它们均在2000年2月分别涨到126元和106元。前者随后一路下跌,最低跌到2006年4月的3.58元;后者也很快走下百元高台,虽然靠了科技股的光环和送转题材在高价股队伍中混迹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滑入了低价股的行列。由于当时百元股的出现更多的是因为庄家投机性炒作的缘故,所以当它们的炒作达到高峰后,2001年6月上证指数也达到了2245点的顶峰。换言之,百元股的出现是市场进入极度投机的标志。
正因如此,此后百元股往往昙花一现。今年1月22日,贵州茅台、小商品城和獐子岛同时冲击100元大关,结果,贵州茅台摸高至116元,尾盘收在113.2元;小商品城摸高100.05元后收报99.4元;獐子岛摸高至99元后收报98元。几天之后贵州茅台依然未能站稳,直到很久以后才站稳百元大关。小商品城和獐子岛虽然都再度上攻过百元,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近来百元股多了起来,中国船舶更是上摸200元大关,但细细分析,真正想呆在百元高台的其实不多。目前的百元股有中国船舶、成都建投、贵州茅台、国脉科技、山河智能、山东黄金、荣信股份,已公布中报的成都建投、国脉科技和山河智能都有10送10的消息,荣信股份则是很快从百元高台上下来了,剩下的只有中国船舶、贵州茅台和山东黄金。耐人寻味的是,这3家公司至今尚未刊登中报,它们是否打算不送股除权呆在百元上方还是个谜,看来百元股大家庭只能热闹很短的日子。从历史经验看,百元股之所以不愿意呆在百元上方其实也是吸取了其他个股的经验,例如大牛股苏宁电器,百元股中从不见它的身影,但通过一次次送股除权和填权,股价其实已高达千元。万科A也是如此。
从盘面看,中国船舶本周一上摸200.5元后,再也没勇气挑战200元,周五低收于191.3元,贵州茅台和山东黄金周五都出现较大的跌幅。所以,要敢于直挺挺地站稳于百元甚至双百元高台,需要反复接受市场的挑战。坦率地说,我们更愿意看到是类似苏宁电器那样的大牛股,当然也愿意看到不送股除权或者送股除权后依然站在100元之上的股票,因为这是大牛市必须有的风景线。
(本文作者为知名分析师)
热水器营销与资产价格
文兴
在前两篇文章中,笔者借用杯子说明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说明我们身边的人民币会越来越多,是用简单的道理说明一个复杂的事实。《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道生万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看上去貌似复杂,但抽筋去髓的话,只遵循一个简单的道理———道法自然。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顺差一路看涨,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形成一种自我增强的结构。按照贸易顺差的定义,出现贸易顺差意味着我国生产的产品超过了所消耗的产品,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大大超过了自己所消耗的,巨额贸易顺差是不可避免的。就像一个杯子转一次可变成九个杯子,这种换手方式,从事贸易的喜欢,生产商品的也会喜欢,钱自然会以一种乘法速度堆积了。
笔者再以一家销售太阳能热水器的企业的例子来说明,以前这家企业招聘促销人员总是锁定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但实际销售业绩并不佳,并不是她们工作不认真,也不是她们不肯学习,而是因为她们太缺乏生活阅历。太阳能热水器是大件家庭消费品,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的热水只有那些真正使用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好处,而年轻姑娘一般还未成家,没有体会到用热水刷洗的好处,更没有体会到节省的家庭主妇因不舍得使用热水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所以,她们没办法用切身经历向消费者推荐产品的实用之处,更不能用“心”来与顾客交流。
这家企业发现问题之后,启用了一批“4050”人员———就是那些四、五十岁的家庭妇女,用“知心大姐”的方式进行营销,业绩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
我们的股市一路上涨,中间虽然也有休息,但上涨最基本的原因是,钱多了,资产价格要上涨,就那么简单。
(本文作者为杰兴投资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