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评论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上证研究院
  • 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公司调查
  • A4:产业·公司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8 月 1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跟着政府去投资
    定投指数基金的四大理由
    丘吉尔炒股的教训
    请借助“制度与专业”力量
    警惕五大投机行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跟着政府去投资
    2007年08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上投摩根总经理
      徐汇 资料图
      中国股民从银行搬钱去买股票,每个月有上千亿的资金从存款转到证券市场。不只散户这么干,各国央行也在做同样的事。

      最早拿外汇存底买股票的是挪威,然后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而最近刚买门票进场的是中国。

      原本央行负责货币政策,外汇是国内通货发行的准备,在这架构下,持续出超又不想升值的国家就会陷入汇率、通胀与利率的三角难题。拥有黑色黄金资源的产油国政府,想把钱留给子孙,就想出投资外国股票的方式。几十年下来,绩效证明这比借钱给美国人挥霍要好很多,自然投资股票也成了各国央行学习的方向。

      中国央行“走出去”很精明地朝“投资者”(investor)而非“储蓄者”(saver)的方向迈进,外汇投资公司投向境外市场以“黑石集团”作为试金石以及近来国家开发银行入股巴克莱银行都是令国际投资界激赏的手笔。

      为何连以“安全性”为第一考虑的各国外汇储备资金都开始涉足价格波动性较大的股权投资?因为传统做法上的美国国债收益已经无法满足各国政府的需求,外汇储备作为应急基金的地位渐渐弱化,它们更多地被政府当作投资金库,传统的固定收益类工具在资金运用上效用过低,因此有部分的资金移至回报较高的股权类投资。

      在国家的政府投资都能突破传统思维之际,个人投资者的灵活度自然可以更高。当投资走向国际之时,你要以“投资者”的眼光,而不是以“储蓄者”的传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