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
  • 7:天下
  • 8:广告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1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汽车周刊
    有别日韩汽车 中国车企赴俄设厂遭冷遇
    宝马打造新型细分市场SAV
    三大汽车集团 斥资400亿再战自主品牌
    瑞风瑞鹰再“傍”APEC
    劳斯莱斯:来华“奖赏”富有人群
    畅销 卡罗拉计划扩大产能
    现代汽车屡获评选大奖
    凯利:我们奉行“定制化”策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有别日韩汽车 中国车企赴俄设厂遭冷遇
    2007年08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郭晨凯 制图
      ⊙本报记者 吴琼

      

      “欧美日韩车企畅通无阻,中国车企遥遥无期”这是俄罗斯对待不同国家汽车企业入俄设厂的真实写照。是什么造成两种不同的待遇?中国车企有没有必要急于扩军俄罗斯?对此,本报采访了熟悉俄罗斯市场的资深人士,他们认为,俄罗斯欢迎欧美日韩汽车巨头是想“以市场换技术”,而冷淡中国汽车则是害怕低成本的中国车企冲击俄本土汽车。他们还指出,其实中国车企贸然赴俄开厂存在着五方面的成本风险,不可不防。

      

      欧日韩汽车相继在俄设厂

      据悉,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计划在9月15日前,批准日本三菱汽车、韩国现代汽车在俄罗斯建立汽车组装厂的投资协议。但目前三菱汽车及现代汽车尚未确定其厂址。

      日本铃木也有望进军俄罗斯。俄罗斯北方钢铁汽车制造公司和日本铃木签署的关于组建联合企业的协议显示,双方的合资企业将于2008年上半年在俄境内生产各种铃木汽车,预计其年产量将达2.5万辆。

      在日韩汽车企业在俄罗斯直接设厂前,全球最知名的汽车巨头德国大众也一改此前的犹豫,斥资10.42亿欧元在俄罗斯的卡卢加州建立汽车生产厂。该厂于2006年10月奠基;2007年秋季将首批产品定为斯柯达明锐轿车(半散件组装)。未来,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11.5万辆。

      据统计,目前10余家俄罗斯以外的汽车厂商在俄罗斯设立组装厂的协议获准,而俄罗斯政府计划批准近20个此类协议。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负责人德米特里·列夫琴科夫也表示:目前仍在讨论其他投资项目。

      中国汽车企业进军俄罗斯之路却没有这么顺畅。尽管申请在俄罗斯设厂的数家中国汽车企业已经选好了厂址,但仍然无法确定其项目何时能获批。如河北长城汽车计划在鞑靼斯坦共和国成立组装工厂;吉利汽车、中兴汽车打算联手乌拉尔汽车,合作发动机和整车业务;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拟在乌里扬诺夫克州生产轻型货车。

      “据了解,俄罗斯方面没有说不批,但也没有说何时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告诉上海证券报,“目前我国商务部正在和俄罗斯方面交涉,希望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俄罗斯视中国车为“狼”

      俄罗斯主管部门对中国车企的“沉默”态度,一方面源于其国内保护主义的抬头,另一方面则与中国车企自身有关。

      中国汽车正迅速涌向俄罗斯。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共向俄罗斯出口汽车4.5亿美元,同比增长355.8%;出口数量3.86万辆,同比增长477.6%,增幅远远超过2006年同期。

      看到中国车企对俄罗斯市场的热情,俄罗斯人开始担心:如果中国汽车企业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则几年后中国汽车制造商就有可能挤垮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厂伏尔加汽车公司(Autovaz)。

      “中国汽车企业是伏尔加汽车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希比利汽车出口(北京)有限公司(简称:希比利)董事长祝景成指出,“在俄罗斯的汽车产品从高级到低级依次分为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俄罗斯。”

      熟悉俄罗斯汽车业务的祝景成表示,同级别的日韩车比中国车至少贵30%至40%;中国车与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公司的产品在同一个档次,但售价低于伏尔加汽车公司,因此直接冲击了伏尔加汽车公司的市场。

      但对于俄罗斯“厚欧美日韩、薄中国车企”的举动,祝景成表示理解,他指出,这些跨国汽车企业拥有品牌、技术、资金,它们符合俄罗斯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引进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俄罗斯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中国的汽车项目,不具备多少技术优势、廉价的中国组装车投产后,俄罗斯本国汽车企业将受到更大冲击。

      以德国大众为例,其在俄罗斯卡卢加的大众汽车厂计划在大众波罗、大众帕萨特和斯柯达法比亚的基础上开发出专为俄罗斯设计的汽车。而中国汽车企业则基本上没有针对俄罗斯本土化改进的策略。

      贸然在俄建厂有五大风险

      “我认为,急于在俄罗斯建厂并非好事。”祝景成告诉上海证券报,“其实CKD(完全散装件)组装的成本比在俄罗斯直接设厂更低,管理一个俄罗斯工厂的成本不容忽视。”

      希比利汽车出口(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祝景成所说的成本主要有5方面:

      一、在俄罗斯设厂的生产成本可能高于中国。俄罗斯强调同工同酬,其工人工资高于中国,而且俄罗斯工人并不好管,罢工是常见的事。即使福特汽车也为俄罗斯工人罢工之事头痛不已。福特汽车在俄罗斯的工厂罢工2次,每罢工1天损失上百万美元。

      二、随着众多外国企业投资俄罗斯,俄罗斯的土地、水电成本均提高。一些汽车企业拟借俄罗斯当地便宜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希望将落空。

      三、俄罗斯税种繁琐且不断变化,企业如果一个税处理不当,就可能被处以较高的罚款,无形中会增加汽车企业的成本。

      四、俄罗斯有严格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未做好相关准备的中国汽车企业很可能在这里吃尽苦头。

      “国内不太知道这些情况,以前诉讼的对象多是销售中国汽车企业的俄罗斯经销商。”祝景成指出,“比如说零部件供应不上,俄罗斯消费者就会要求赔偿。作为补偿,当地经销商就会回收消费者的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补充道,“在俄罗斯的产品认证成本也相当高,太多重复认证。如果没有通过认证,将不能在俄罗斯销售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