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
  • 7:天下
  • 8:广告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15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货币·债券
    数据不好看 紧缩预期浓
    连跌三天 人民币失守7.58
    一年央票发行收益率持平
    通胀不死 债难不已
    美次级债危机进入尾声 日元或将走疲
    利差交易平盘助美元走强
    上证所固定收益证券平台成交行情
    上证所固定收益证券平台确定报价行情
    物价上涨扩散风险升级 继续调控难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不死 债难不已
    2007年08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琢磨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5.6%,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CPI超过5%都应是警戒水平了。央行近几年对于中国通胀问题有较好的认识和前瞻性,货币政策报告一直在提示通胀风险。去年年底以来,从央行对待通胀的态度和措施来看,从提高存贷款利率到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基本上是坚决果断的。但即使这样,通胀依然不断地上升着,物价上涨不仅成了上至经济学家,下到百姓的主要话题,国际上也已经出现“中国输出通胀”的言论。仍有很多经济学家和研究员认为,目前国内通胀问题并不严重,CPI走高主要是食品和猪肉价格因素影响造成的,不会持续。但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通胀趋势更加重视,提出了“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的背景下,更需关注食品等涨价向一般消费品传导风险”的判断。

      日前,发改委再次开始用行政手段限制物价上涨,本人认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2004年便有过通过行政手段限制资源价格上涨的行为,效果非常明显;2005年CPI不但低,而且过低,但却错过资源价格改革的有利时机,一再使用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经济会陷入资源价格过低———投资增加———物价上升———行政手段压制资源价格上升———投资增加的畸形经济循环中去。不可否认,目前的经济过热与过低的资源价格有着直接关系。本人不赞成个别外资投行的资源价格完全放开的建议,但认为使资源价格逐渐与市场接轨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既然短期的物价上涨不可避免,就不要人为地用行政手段压制,压制越久,反弹越强。如果真像一些外资行预期的CPI明年6%、2009年8%,不知道还有何行政手段可以用?修改CPI统计方法或调整权重或许可以达到掩耳盗铃的目的。至于债市,本人还是以前的观点,通胀上升预期不结束,债市就没有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