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产业·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海外上市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产业调查
  • B8:专版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专版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基金
    QFII有望参与股指期货
    长盛基金更换董事长
    广发大盘基金首次打开申购
    博时旗下四只基金齐分红
    国投瑞银三基金近期分红
    融通新蓝筹基金第11次分红
    “消息真空期”封基上涨受阻
    《基金知识百事问》
    基金销售火爆 非理性征兆乍现
    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基金下周二发行
    基金分红:“取蛋”不如“孵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分红:“取蛋”不如“孵蛋”
    2007年08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施俊

      

      仅八月初,国内就有14只基金实施分红,基金分红潮再次涌现。不菲的红利,着实令基民喜上眉梢,然而富国天博基金经理毕天宇提醒说,如果说现金分红是“取蛋”,那红利转投资就是“孵蛋”,在牛市中,“孵蛋”的收益将远远高于“取蛋”。

      毕天宇举例说,假设投资者在1925年用1美元投资S&P500指数,并把全部红利再投资,到1997年末就会拥有1828.33美元,资产增值1828倍。如果仅仅采取分红,没有将分红收益再投资,到1997年末拥有的财富为76.07美元,资产增值76倍,两者相差20余倍。这就是所谓“复利”的魔力。因此,他建议在目前牛市行情中,如果投资者不急缺现金,都应该选择分红再投资的方式。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投资时间越长,分红频率越大,而红利再投资的优势就越明显。

      据悉,目前我国法律规定默认的基金分红方式是现金分红,但投资者可以通过销售机构将分红方式变更为红利再投资。毕天宇介绍说,红利再投资可以免除申购费用,降低申购成本。虽然1%—1.5%的申购费率看似不高,但对长期投资而言,考虑到复利效应,这些费用差异可能引起长期收益的巨大差距。同时,在国内股市不断创出新高的情况下,选择红利再投资,在分红当天就可实现 “利滚利”的收益。因此,整体而言,在基金分红方式的选择上,“取蛋”不如“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