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
2007年08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悠悠十三载,白驹过隙。中国住房体制的第三次变革,终于撩开了面纱。
1994年,住房体制改革启动;1998年,福利分房告别历史舞台;随后的这十年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路狂飚,在市场化的单行道上马不停蹄。以致于所谓“国六条”、“国八条”,总是只能打压交投而不能标本兼治。
事不过三。如今,住房保障的大旗终于重新伸展,更被明确定性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与此同时,住房保障重点由经济适用房转向廉租房,廉租房保障资金由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5%提至10%,经济适用房实行有限产权、进退有路,住房保障纳入对城市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等等。星星亮光,也足以给天下寒士以希望。
事不过三。陈独秀说,“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增益人民之幸福者也。”走了这一大段弯路后,中国住房体制终于在三岔口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大道———市场化、保障化齐头并进,打造自己的“双核时代”。可以说,只有这种“二元化体制”建立和完善,普通民众才有望凭自身的经济实力挑选房子,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双限房、普通商品房、豪宅……到那时,“径需沽取”即可。新时代滥觞于此,值得庆幸。
可是,担忧之处仍不乏。细则尚不明确,落实还是问题,这是新革命遇到的老问题。而以廉租房为保障重点,又必然会挑战绝大多数人“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的传统置业观念,改变起来并非易事。如同我们的大学科目从来就很丰富,从非洲语文到爪哇面具舞的历史演进,从占星术到波斯语的分系旁支,都会留给人选修。但放在今日之中国,又有几个大学生不是一窝蜂的钻进酒店管理、金融财务、银行法律之类谋生之学。真正钻研纯学术的Bookworm(书虫),已经成了珍稀品。
事不过三,真能毕其功于此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