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时事
  • 7:观点·评论
  • 8: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基金·投资者教育
  • C9: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0:基金·私募
  • C11:基金·海外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研究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8 月 20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6版:基金·投资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6版:基金·投资基金
    开基大面积下挫
    封基净值下跌
    基金投资的三道良方
    投资基金,更坚定了我的理财之路
    基金经理 有多大作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基金,更坚定了我的理财之路
    2007年08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王文君

      

      我的投“基”故事,主要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小试牛刀

      我2002年财大毕业后就有投身股市的冲动。前期以“多看少动”的原则为指导,经过一番“研究”后,毅然在2003年下半年冲入沪深股市。股市却在2004年4月到达1783点的阶段高点后进入了漫漫熊途。在“温水煮青蛙”式的漫漫阴跌煎熬中,只见手中的股票越套越深,俗话说“穷则思变”,除了股票,我还能投资什么呢?幸于2002年毕业后就有心为自己理财,且广泛“涉猎”各类财经类报刊(似有自吹自擂之嫌了,呵呵),耳濡目染学到不少知识,使我深受启发。于是我买了货币式基金(下简称“货基”),当时货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比扣除了20%税率的1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要高得多,我想收益率既高且流动性又极佳(一般都是T+2,我的招商银基通下的3个货基还有 T+1的),那么买货基何乐而不为呢?时间走到了2005年4月,虽然股民对中国股市的表现非常失望,但我仍然每天坚持阅读那些理财读物,在各种理财案例的启发下,我毅然将我工作近3年收入的一半投向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股票基金――招商先锋基金。现在想想可能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可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我觉得自己还是挺有勇气的,况且因为2003年的股票资金被套,在我买了招商先锋之后,流动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了。

      

      第二步:稳步入市

      时间终于走过了2005年,到了2006年的“春天”。再到7、8月份,恰巧我这时要脱产考些证书,于是制定了一手考证书一手继续寻觅投资品种的两手策略。而此时的大环境是:沪深股市经过4、5月份的大幅拉升后,又进入了一个低潮期,甚至出现了中国国航跌破发行价的惨淡局面。此时我已对股票采取减仓的策略,同时又急于寻找一个既安全又相对有潜力的品种;那时我对股市中长期还是看好的,就是害怕又是一个长长的调整期。基于这种中长期看好的判断,经过比较分析,我在8月出手买了人生的第一个封基———基金丰和、基金泰和。原因有三:一是此两封基刚刚公布分红方案,是利好;二是封基普遍存在较高的折价率;三是中长期看好股市。从此我开始慢慢建立了一套自行研究封基的方法。首先,通过F10了解各封基的持股情况,挑选出其中前10大持股中重仓比例高且又是热门品种的,这些被挑选出的封基往往有短线的爆发力,但是这个方法有个时效递减效应。其次,每周末下载各封基的净值变动表和折价率变动表(封基的净值信息每周发布一次),寻找净值增幅大的,且相对折价率高的封基。另一方面,紧跟封基的净值变动情况,再对比其上周前10大重仓股的涨跌情况,看两者是否一致变化,来粗略判断其重仓股是否可能发生了些许变化。最后,需要捕捉一些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比如,双汇发展从2006年5月停牌至今年6月才复牌,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是投资重仓其封基的好机会。国泰基金公司旗下的“4金”(基金金鑫、金盛、金泰、金鼎)是典型的品种。在这一波投资中也使我收益颇丰。

      总之,若基于对中国股市的中长期看好,且在创新封基不断推出、分红预期、相对安全的折价率等利好因素下,封基仍是好的投资品种。

      在这个阶段中,我阅读的材料更多了,收看的信息更快了,从以前的老读物,到朋友给的最新的研究报告,从文字阅读到电视广播等全方位的信息接受。

      

      第三步:学以致用

      快啊,时间又走到了现在。我的理财经历使我走上了投基之路,并将继续走下去;我的投基之路又督促我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一方面,现在我每天都要收看、阅读国内外经济信息的报道并做记录与思考,与别人交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了解经济大势走向;同时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一些思考分析,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和基金、股票;结合自己的财力、知识面以及人生阶段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做好投资组合。

      这近5年来的投基之路和理财经历实现了我毕业时“学以致用”的理想,更坚定了我从事投资理财行业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