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媛
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在经历去年理财市场快速发展后,2007年中外资银行的理财业务突飞猛进。据统计,今年以来,由各家商业银行设计并发售的本外币理财产品已超过1000只,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全年仅为900只。而在理财产品红火发行的背后,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上外资热、中资冷的现象也在显现。
中资行抢份额
外资行做高端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目前,在今年发售的1136只银行本外币理财产品中,由外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共计97只,占比为8.5%。在97只产品中,绝大多数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呈现出外资行做足高端,中资行抢占份额的局面。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向高收益领域渗透。德银的投资专家表示,随着外资银行日渐深入地开拓业务,中国市场上投资产品的丰富性会愈发显著。因具有投资组合的丰富、灵活性和投资市场的宽广性特征,结构性投资产品会渐入中国投资者的法眼,成为他们的新宠。
外资银行也在相应加大结构性投资产品的开发力度。据透露,除已推出的挂钩新兴市场基础行业结构性投资产品外,德意志银行近期还将推出其他结构性投资产品。
“大力推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外资行的习惯思维方式,一是其设计产品技术强于中资行,二是其从广告效应上寻找差异性感觉,这也是外资行寻找市场切入点,从高端市场寻求市场位置突破的举措。”建行研究部负责人郭世坤认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由于外资行金融产品开发能力比较强,而中资行对国际金融市场不太熟悉,对境外资本市场参与程度低,运行操作上人才不足,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经营短期化的取向等因素,出现了结构性理财产品上外资热、中资冷的现象。据了解,从境外招募来构建模型的人才,搭建团队,再到设计出产品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而传统业务仍吃得饱,担心“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心态成了中资行开发结构性产品积极性的绊脚石。
外资批发中资零售
从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技术复杂等原因,所以仍处在“自然”常规发展状态。光大银行一人士道出了其中的无奈,“尽管监管机构在大力推进金融创新,鼓励银行多开发结构性产品,但由于信贷业务的占比仍然很高,利润率也不低,中资银行仍是主打传统业务,在推行结构性产品上,动力显得不是很足。”一国有银行人士则认为,这也是中资行看市场行事的结果,但不可否认这个需要是越来越大,有机会还是会做大。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熟悉,技术有限等原因可能会在产品开发上有点力不从心。
据记者了解,在结构性理财产品销售上,中外资银行互有代销的行为,但中资行的比例似乎更高。在外资行大力圈地理财市场高地的举措下,不少专家忧虑出现外资批发、中资零售的局面,担心中资行沦为外资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零售业务部。
专家进一步指出,结构性产品销售上,外资行做批发、中资行零售的局面会随着外资行网点渠道的逐渐增多而受到挑战,高端理财产品市场正逐渐被蚕食。随着QDII投资渠道的放宽,产品的增多,这块短板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如何在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给境内客户做好高收益是中资银行面临的课题,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境外机构较多的中资银行要加强研发,形成自己的研发团队和投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