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公司巡礼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专版
  • A8:人物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产权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货币·债券
    美次级债刮风 人民币摇摆
    1年期金融债获机构追捧
    今日发行300亿元央票
    英镑回升 汇市将继续看股市脸色
    公司债券:创新看点多
    上证所固定收益证券平台成交行情
    上证所固定收益证券平台确定报价行情
    十年一轮回 1998年危机重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年一轮回 1998年危机重现?
    2007年08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张大伟 制图
      ⊙特约撰稿 刘汉涛

      

      1987年的金融危机是美国股指暴跌,1997年的金融危机则是亚洲国家汇率狂贬,1998年是俄罗斯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现在2007年,美国信贷市场出现了危机,而且逐渐蔓延至全世界。十年一个轮回,现在的危机只是开始吗?

      此次市场动荡与1998年那次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发端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虽然已席卷了大部分亚洲地区,但最初并未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工业化国家构成威胁。但俄罗斯在1998年8月爆发的信贷危机却对全球市场造成了冲击。目前这场信贷危机是否严重到了1998年那样的程度,目前为止大家还持谨慎乐观态度。

      当时的银行规模较小,多元化程度不深,所以吸收大规模冲击的能力也比较弱,风险管理系统也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当更多风险出现在俄罗斯时,银行和券商都没有做好应对后果的准备。应该说,银行和券商1998年表现出的许多弱点此后都已得到解决,适应能力似乎增强了很多。

      另外,银行已经将大量潜在信贷风险转移到投资者手中,通过运用债务抵押债券(CDO)等工具将风险打包,然后再分割卖给投资者,风险已经分散得十分广泛,因此银行可以更轻松地承受一次大的失败:冲击会造成上千个小坑,而不是一个大洞。

      那么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吗?产品创新和行业整合是否真的帮助整个金融系统提高了适应性?可能是的。但悲观人士会认为,虽然银行也许摆脱了严重违约的影响,但另一群投资者现在承担起了这些风险,而这些风险结构非常复杂,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含义。由于其复杂性和缺乏透明度,CDO及其它创新产品事实上降低了金融系统的适应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其实也是全世界在为美国的信贷市场危机埋单。大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本以为他们通过衍生工具已经消除了借款人欠款不还的风险,但却发现他们实际上是从对冲基金那里购买了保险,而对冲基金的亏损或盈利却取决于从相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获得的贷款。眼下的这场危机有一个异乎寻常的特点:最初爆发于美国次级抵押市场,但目前来看,受其影响最大的却是欧洲,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日本。或者说,美国通过债券市场分散了其信贷风险,而全世界在为美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风险买单。

      上周五美联储宣布将优惠贴现率调降0.5%至5.75%,仍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市场已经预期9月份很可能会开始降息。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但是,很明显,这场危机还远未结束,全球股市和利差交易的复兴之路会还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