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时事·国内
  • 6:时事·海外
  • 7:时事·天下
  • 8:公司巡礼
  • 9:专版
  • 10:专版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期货
  • A7:专版
  • A8:人物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产权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产权信息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财经要闻
    直投港股“名正言顺” 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更进一步
    中银国际: 相关工作已准备就绪
    利好香港市场 尤其是国企股
    对A股市场实质影响有限
    国企指数昨日大涨8.74%
    第四届中国财富 管理论坛在沪举行
    选择基金引争论 内在价值是关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A股市场实质影响有限
    2007年08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商文

      

      随着境内个人投资香港证券市场的开闸,A股市场资金是否会被明显分流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多位证券业内人士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这一问题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认为,放开境内个人投资香港证券市场对A股市场的实质影响有限。

      

      将吸引部分资金流向港股

      在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看来,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的启动,客观上将使那些已有的通过其他方式投资于香港市场的资金表面化。但该项政策是否会刺激大量增量资金流向港股市场,目前很难判断。

      程伟庆表示,在内地、香港的证券市场中存在一部分重叠的上市公司,其相对的投资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两者之间的差价予以判断。因此,那些H股股价相对A股股价较低的上市公司和香港市场中特有的大型蓝筹企业很可能将得到内地投资者的青睐,从而吸引一部分资金流向港股市场。

      尽管香港市场对内地投资者存在着一定的吸引力,但程伟庆也向记者指出,目前,大多数的内地投资者对香港证券市场的制度和运行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短期内不会贸然“出海”。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着汇兑损失和人民币升值等汇率风险,投资者对于海外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明显分流A股市场资金的情况。

      

      低市盈率H股吸引力较大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李锋则有另外一种看法。他认为,个人QDII业务分流A股市场资金的影响很可能在短期内就会显现,从而有利于舒缓目前A股市场面临的流动性过剩压力。

      李锋指出,随着A股市场股指的攀升,上市公司估值水平也将被持续推高。相比之下,拥有较低市盈率的H股市场将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随着A股市场风险的上升,投资者短期规避A股市场风险的需求将逐步凸现。在这一背景下,不排除会出现资金大量流向港股市场的情况。

      “另一方面,由于购汇限制被取消,香港市场的投资渠道被完全打通,之前受到渠道和购汇限制而尚未投资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将借这一机会正式启动投资,由此,也存在着增量资金流向港股市场的可能。”李锋向记者表示。

      

      投资风险不亚于内地市场

      尽管业内人士在A股资金是否会被分流的问题上观点不一,但都一致认为,放开境内个人投资香港证券市场对A股市场的实质影响有限。

      申银万国分析师蒋健蓉表示,目前正处于人民币升值阶段,通过购汇到香港进行投资需要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因此对收益率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试点方案完全禁止融资融券和买空卖空,使得在香港获得高收益的难度大大提高。另外,由于投资手法的不同,内地投资者投资香港市场的初期挑战性较高。

      李锋也向记者表示,放开境内个人投资香港证券市场不会引发A股市场大跌。原因在于,美国次级债事件让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认识到,海外市场的投资风险并不亚于内地市场,并且其受其他国家、地区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大,必须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慎重投资。另一方面,鉴于目前经济发展和内地市场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即使外流一部分资金也不会动摇A股市场长期牛市格局的基本面。

      “放开境内个人投资香港证券市场的本意之一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分流一部分内地市场的流动性,从而缓解目前A股市场面临的资金压力,”程伟庆说,“但是否能达到这一目的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