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广告
  • 4:要闻
  • 5:观点·评论
  • 6:信息披露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7:信息披露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中小企业板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环球财讯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2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7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货币政策受多重因素挑战有效性降低
    从五方面入手控制 股票价格泡沫过度膨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五方面入手控制 股票价格泡沫过度膨胀
    2007年08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第一,货币政策要重视股市价格的波动,对股市泡沫要“控”不要“挤”。目前,在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格局下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膨胀。如果货币政策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忽略资产价格泡沫风险,任由资产价格泡沫过度膨胀直至破裂,必将引起经济衰退,甚至出现金融危机。为此,货币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泡沫”的潜在风险,针对资产价格的波动进行相机控制。对于股市泡沫,货币政策要做到“控”,而不能“挤”。在股市泡沫膨胀阶段,货币政策要保持适度从紧,防止其过度膨胀。但不能紧缩过度,对泡沫形成挤压。日本在1980年代应对资产价格大幅上升方面,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其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我国货币政策要对股市泡沫采取相机选择的原则进行控制。在股市泡沫持续膨胀时,收缩货币供应,提高利率,防止出现过高的股市泡沫。在股市泡沫形成后,不能以收紧银根的方式来捅破股市泡沫。在股市泡沫破裂后,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证金融稳定,为股市泡沫破裂后问题的解决提供资金条件。

      第二,股市泡沫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货币政策。股市泡沫的形成受金融环境、制度改革、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货币条件只是影响股市泡沫形成的因素之一。事实上,股市价格泡沫一般源自投机心理因素造成的“非理性繁荣”、技术进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监管过于宽松等,货币政策除提高利率来抑制投机性货币需求外,很难直接说服投资者在泡沫膨胀期间改变其投资战略,货币政策在解决股市泡沫问题上有较大的局限性。股市刨沫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依靠加强股市监管,扩大股票供应等手段来实现。

      第三,保持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的态势,加息解决存款“负利率”问题。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刺激国际游资大举进入我国股市、房市“淘金”的主要原因。保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累计小幅升值的态势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如果人民币汇率的过快升值会激发国际游资的剧烈变动,对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和防止金融风险而言均不利。

      存款“负利率”的存在也是刺激股市投机、推动资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原因。我们预计下半年仍将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全年CPI涨幅可能达到4%,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长时间的“负利率”不利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金融稳定。因此,应通过加息来扭转存款“负利率”。目前,有学者担心中美利差缩小可能会加大热钱流入,认为不应加息。实际上,目前我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一定幅度内继续加息。为防止贷款利率过高对实体经济增长产生冲击,可选择不对称加息,即暂时维持贷款利率不动,仅提高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实现存款基准利率由“负”转“正”。

      第四,扩大股票和债券的有效供应,增加投资品种。扩大股票供应是缓解股票供求关系,防止股价过度上涨的有效手段。当前可选择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加快大盘蓝筹股的发行步伐;二是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三是切实加快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发展中长期企业债券市场;四是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广MBS和ABS等品种。

      第五,加强股市监管,严格信息披露,打击操纵市场行为。在加强股市监管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规范上市公司运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二是防范内部交易等市场操纵行为。随着股票全流通逐步实现,大股东进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动机可能更强,对通过资产重组注入、进行选择性资讯披露,或根据大股东的意图对上市公司的资产、业绩、经营环境进行倾向性披露等都是值得重点监管的领域。三是加强对违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监管和查处。四是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