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观点·评论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环球财讯
  • 8:时事·国内
  • 9:信息披露
  • 10:路演回放
  • 11:时事·海外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公司调查
  • B8:人物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钱沿周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3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钱沿周刊
    加息周期下 怎样理财才能跑赢通胀?
    建行新推“可提前终止型” 结构性理财产品
    浦发银行2007年第九期 T计划开始发行
    年内第四次加息 理财方式巧选择
    “CPI高烧”促理财市场升温 打新股类产品走俏市场
    德意志银行首推挂钩 农业基金结构性投资产品
    明年起还贷负担加大
    建行将发售“利得盈” 2007年第51期信托理财产品
    打新产品未受加息影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新产品未受加息影响
    2007年08月2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中信理财“新股支支打”预期收益15%

      ⊙见习记者 涂艳 本报记者 柴元君

      

      央行年内第四次上调基准利率。受前几次影响,一些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均出现了实际收益的下滑,但记者注意到,打新股理财产品却“独善其身”,收益未受影响,如中信理财“新股支支打”,15%的预期收益仍可期待。

      基准利率的变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与此相关的债券收益水平均大幅变动,如受加息影响,7月24日发行的一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为3.2418%,较之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以7月20日为分水岭,此前发售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由于投资标的所限,收益均出现不同程度缩水。

      中信理财 “新股支支打”的产品收益不仅与基准利率无关,与股指涨跌的相关度也十分有限。这种“两头离岸”的运作模式使得该产品能够独善其身,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收益。如同为银行股,去年工商银行上市时,首日涨幅为5.1%,而在此前刚刚发行的宁波银行,其上市首日涨幅则高达240%,而两时点的息差仅为0.54%(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目前,囤积于一级市场的“打新”资金约为2万亿,专家预计,即便在本次加息之后,如此庞大的资金也不会大量撤离,而这些资金所期待的正是远高于存款的稳定收益。作为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中信理财“新股支支打”仍是替代活期储蓄的最佳方式之一。

      中信理财“新股支支打”以新股投资为主要盈利模式,投资者认缴的款项仍分散留在各自的账户上,在有新股可供投资时,管理方进行一次性划拨,集中资金优势“打新”;在没有新股的时候,投资者可自行支配账户。根据过往经验推算,该模式的年化收益应不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