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21日晚间宣布,自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本年内第4次加息。
海通证券:
本次加息虽然目标直指过热的经济,但也带有调控股市意味。但我国经济过热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预计后续仍将有调控措施出台。对股市而言,管理层通过加息敲山震虎的警示意图应当充分理解,如果股指继续大幅上扬,管理层可能会有所动作———这从近期外管局开放境外投资渠道、交易所抑制炒作风等措施中都可见一斑。
东方证券:
虽然短期内加息行为不会抑制经济体中的过度借贷和投资问题,但逐步提升利率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并逐步改变过分乐观的预期是必要的。连续加息的紧缩政策对全年经济增长影响不大,我们仍然认为,政策调控的目的是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防止经济由过快转向过热,不是要改变经济高增长趋势,保守估计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11.6%。
安信证券:
本次加息需要注意的是,在存款利率上升的同时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商业银行息差缩小。人民银行人为缩小息差显然反映了中央银行对近期贷款投放过快的担心,也暗示了如果近来信贷增长偏快的局面仍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话,决策部门可能会继续推出紧缩政策来控制信贷增长。目前环境下的加息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资本市场的基本趋势取决于贸易顺差和银行的主动信贷投放,利率政策无法左右这一趋势。
齐鲁证券:
虽然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所谓“裂痕”效应,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和独特的银行体制背景,使得利率缺乏弹性,但作为收紧流动性和遏制通货膨胀的通常工具将显现相当作用。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我们认为此举不可否认地导致部分资金借贷成本提高而分流造成市场短期波动,但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所要提请的是投资者注意短期市场风险。
中金公司:
央行小幅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但并不改变中国实际利率水平明显偏低的状况,A股市场产生泡沫的倾向性依然较高。近期股市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持,资金推动效应更加明显。未来政策及资金面的不确定性在累积,使得市场震荡调整的可能性加大。鉴于近期流入股市的资金以基金为主要渠道,我们建议投资者依旧侧重大盘蓝筹股。但在板块配置上提高稳健度,超配宏观和业绩上支持较强的消费、航空、汽车以及钢铁水泥等行业。
申银万国:
在存款准备金缴存实施后不到一周时间里,加快加息意在影响通胀预期、引导加强紧缩的市场预期,增强利率调整政策的市场效应。我们维持未来一年时间内存贷款利率可能再提高54基点的判断,不排除四季度央行再提高存贷利率的可能。我们对目前股市持中性偏负面的看法,组合拳影响必将产生作用。第一,以加息为代表的紧缩政策,特别国债发行即将展开,信贷窗口指导跟进,后续流动性信贷调控将继续趋紧;第二,个人直接投资香港市场试点未来可能增加;第三,美国次级债危机带来影响还没有结束,外围市场还将有大幅震荡。
国泰君安:
此次升息并不特别针对股票市场,但是仍然对市场有较大负面影响。目前负利率的情况较为严重,迟加息不如早加息,因此虽然本次加息在时间上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本次加息将会使大盘陷入短期调整,但如果深调将是买入机会。尽管目前有多种负面政策出台,但流动性和盈利数据依然强劲,A股牛市尚未出现结束迹象,我们中期依然谨慎看好大盘。
天相投顾:
加息对于近期股市的影响,将带来股市的被动调整,特别是银行股受短期利空影响对指数的负面作用会相对明显,这将有利于累计风险的合理释放,这种调整仍然有望采取短期内快速调整方式,很难引发较大幅度的回调。由于股市趋势的延续性,大盘回调仍然是买入具有估值优势股票的良好时机。我们建议近期仍然重点关注钢铁、能源、资源、交通、机械等行业中的绩优品种。
光大证券:
此次加息幅度并不大,一年期基准利率仍然是上调0.27个百分点,与7月CPI相比并没有消除储蓄负利率现象。因此,我们认为对市场短期影响并不显著。但也应注意到,政策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今年来我国已经多次加息和上调法定准备金率,政策的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对经济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中投证券:
加息此次虽然出其不意,但是由于部分经济指标显示过热,宏观调控超预期也是可以理解的。加息将提高市场贴现率,进而影响到市场估值水平,短期对市场影响不大,长期将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要充分关注持续加息对本轮经济周期的主导产业———房地产的影响,尤其要重点关注经济拐点的来临。从商业银行的主动信贷和CPI继续高位运行两方面来看,我们认为,央行在以后月份仍会继续加息,预计下次加息的时间可能会在10月份左右。
国信证券:
央行这次突然加息,是用货币政策向公众表明自己维持低通货膨胀率的决心。今年由食品价格暴涨带动的物价水平的一次性上升并不足虑,令人担忧的是物价水平的加速上升。在食品价格带动下,市场可能会担心食品价格上涨开始波及到其它产品,导致市场预期通货膨胀率进一步提高。如果公众预期未来CPI将不断上扬,居民、企业的政府部门都会相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通货膨胀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损失。这种行为的变化必然导致过度需求缺口的扩大,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率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