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国内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机构
  • A4:货币·债券
  • A5:期货
  • A6:环球财讯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信息披露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4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公司·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公司·产业
    申报“863” 隧道股份抢占盾构制高点
    下半年医药业 继续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奇瑞出口剧增 海外发展路径初现
    建材业全年利润有望超650亿
    轻工业进出口上半年现倒挂
    中远集团送连云港四“礼包”
    新兴铸管将拥有 川建管道55%以上股权
    资本制胜 中信证券亮剑国际化竞争时代
    重庆钢铁 上半年产量创历史最佳
    海尔集团将在 以色列建立研发中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制胜 中信证券亮剑国际化竞争时代
    2007年08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徐玉海

      

      中信证券宣布增发不超过3.5亿股A股,引起了市场各方瞩目。此次增发,中信证券拟募集资金原则上不超过250亿元,是公司2006年底净资产的2倍多。自2006年初牛市起步始中信证券的一轮超常规发展由此步入高潮。

      中信证券有关人士表示,此次增发,是为实现公司5年内成为“专注于中国业务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的新目标,满足战略推行对资本金的需求而实施的。未来中信证券将在扩大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国际化进程及实现买方业务突破,寻求在日益激烈的证券业竞争中再度赢得发展先机。

      

      国际化竞争“拷问”券商资本实力

      不少投资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中信证券目前120亿元的净资本已排名国内券商首位,仅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42亿元,为何还需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更为广度和理性的视角。与国际大型证券公司相比,国内券商的资本实力和业务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分别仅相当于高盛同期的1.1%、3.25%、0.99%及3.97%,美林同期的1.1%、4.13%、0.99%及4.12%。我国已经同意解除对合资证券公司的限制,允许其从事证券经纪、自营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并将QFII的投资总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证券业国际化竞争的时代已经逼近。

      随着监管逐渐放开,证券业的业务范围将迅速增加,成为券商重要的盈利增长点,但这些业务的开展均需要雄厚的资本实力作支撑。中信证券人士介绍说,根据目前尚在修订中的有关融资融券等的政策规定,创新业务的规模都将与券商净资本规模紧密挂钩。“目前国外证券公司,还未能完全切入这些市场,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壮大自己。”

      国际证券业发展经验表明,市场创新性业务的不断推出往往造就证券公司的超常规发展。如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证券业、80年底的美国证券业都走过了这样一段历程,高盛的资本金在前后40年间就翻了400倍。

      

      国际业务和买方业务将是两大战略支点

      2006年中信证券在国内股票承销市场的份额达到21%,债券承销份额25%,经纪业务市场份额近8%,均列同业榜首。这些数字让人不禁发问:中信证券未来还能再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中信证券和中银国际一同参与了中行IPO承销,但中银国际的海外承销收入是我们两家在国内承销收入总和的6倍;中信还与中金一同担任了工行IPO的承销商,中金在海外的收入也是我们两家在国内承销收入的两倍。”面对疑问,中信证券人士表示国际业务将是公司首先关注的战略重点。从国际一流投行如高盛、美林等公司来看,其国际业务分别占到了其收入的46%和35%,国内券商在此领域的发展空间巨大。

      中信证券常务副总程博明说,中信证券发展国际业务的战略可以总结为“多点布局、重点突破”。所谓多点布局,是指公司各条业务线将积极设立跨境业务。比如股票承销从境内市场拓展至境外市场,债券融资业务延伸到境内企业的海外发债如人民币离岸市场、海外企业的境内发债如“熊猫债”等。“未来中信证券的关注范围将覆盖到全球,证券研究的中英文报告同时发送,在全球市场争取我们的话语权。”

      所谓“重点突破”,是指充分利用香港公司(指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作为拓展国际业务的平台。程博明透露,未来中信证券会考虑在监管部门批准前提下通过香港公司,择机展开海外资本运作,以境内外业务联动等措施,推进包括投资银行、经纪、研究和机构销售、资产管理四大重点领域在内的各条国际业务线在5年内迅速做大做强。

      中信证券的另一战略重点则瞄向了买方业务。中信证券有关人士介绍说,25年来,美国证券业的买方业务比重由37%提高到了73%,而近年来发生在国内的几次著名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如高盛入股美的取得7倍的资本回报率、高盛入股双汇回报率12倍、摩根斯坦利入股蒙牛资本回报率3倍,更让国内证券业人士记忆深刻。过去6年来,“卖方强,买方弱”的业务特征帮助中信证券度过了行业的困难时期,但未来如果继续缺乏买方业务的支持,缺乏大规模资本运用手段,中信证券将失去真正做强做大的机会。

      

      平抑业绩波动风险力争良好回报

      程博明表示,随着公司重点开展创新业务,加快国际化进程,中信证券新的盈利增长点将得以形成,并熨平公司业绩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行情变化而产生的波动。从目前情况看,国内证券业“靠天吃饭”的经营模式尚未改变,券商经纪等传统业务的收入占比仍平均在60%以上。中信证券要尽快改变这种经营格局,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良好的回报。

      程博明说,资本市场的支持一直以来是推动中信证券发展的重要动力。中信证券迄今经历三次资本扩张,每一次资本运作都加速了公司“大项目、大网络、大平台”战略的推进,实现了中信证券与投资者的双赢:迄今为止,中信证券已为1995年公司创立之初的股东方创造了205倍的投资回报,2002年IPO时认购新股的投资者的回报率为20倍,而去年刚刚入股的中国人寿,其投资回报也已高达7倍。今后一段时期内,公司经营效益将继续稳步走高,给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