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国内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机构
  • A4:货币·债券
  • A5:期货
  • A6:环球财讯
  • A8:广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产业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信息披露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时事·天下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时事·天下
    连续五年增长最快 中国有望成美第三大出口市场
    历史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的区别与计算方法
    权证的定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连续五年增长最快 中国有望成美第三大出口市场
    2007年08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繁忙的宁波港煤炭码头 资料图
      纺织企业 资料图
      2001年,中国是美国第9大出口市场,2005年成为第4大出口市场。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美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依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有望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3大出口市场。这是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昨天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作出的表述。

      商务部负责人还在发布会上表示,中美两国贸易中出现一些问题和摩擦是正常的,中方希望通过平等磋商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希望看到由于美方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而损害中美经贸关系,并坚决反对将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扩大化。 ⊙本报记者 薛黎

      廉价商品 10年为美节省6000多亿美元

      中美建交28年来,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2627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目前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美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年均增速达24%,是美主要出口市场中增速排名第二位的3倍,也是美全球出口年均增幅的3倍。

      截至2006年底,美国在华投资设立企业5万多个,实际投资超过54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设立企业1100多家,通过各种方式投资约30亿美元。

      高虎城强调,互利双赢是中美经贸合作的显著特征,中美经贸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过去十年,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

      根据美中贸委会的研究,到2010年,中美经贸合作可使美国GDP增长提高0.7%、物价水平下降0.8%、每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美元、制造业生产率提高0.3%。

      贸易摩擦 美“双反调查”违背WTO规定

      然而,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中美贸易摩擦也日益频繁,今年以来,美国会先后提起32起涉华经贸议案;美方首开先例,对中国铜版纸等5种产品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

      “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如此高密集程度的‘双反调查’,这在现在的贸易救济史上是罕见的。”高虎城指出,由于“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既是针对企业同时也是针对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对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自去年11月到现在,美国连续地发起了5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包括铜版纸、标准钢管、薄壁矩型钢管、复合编织袋和非公路用轮胎等5种产品受到影响,直接涉及中国8.6亿美元的出口和500多家企业的7万人就业。

      “中方强烈反对和不满的是在进行‘双反调查’当中,美国违反了美国法院的判定,同时也违背了23年来不对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启反补贴调查的惯例。”高虎城重申,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是完全违背世贸组织相关规定的,开启双反调查和采取措施必然会导致重复征税,这是世贸组织规则所不允许的。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在会上也直言,最近一个阶段美国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而且对中国提出的一些磋商要求,可以说没有完全地考虑,特别是在一些案子上,中方积极地同美国开展合作,但是美国却把中国的一些应该说是完全符合世贸组织有关规定的事情诉诸世贸组织。

      “事实上,美国在进行反补贴的调查中,在技术方面和计算方面存在着重大失误。”高虎城说。

      蓄意炒作 个别媒体夸大玩具召回事件

      最近关于美国一些公司大规模地召回中国生产的玩具,是新闻媒体的一个热点。高虎城对此表示,欢迎舆论的监督,甚至是批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查,依法处理,坚决整改,但对个别媒体不顾事实,以偏概全地作出评论和判断,蓄意炒作和夸大都是中方坚决反对的。

      今年6月份以来,美国连续3次大规模召回中国生产的玩具,累计超过2100万件,大致是两类情况:一类是属于所用的涂料和油漆含铅超标的问题,大概有300万件,占整体召回数量的14%,造成铅含量超标的原因一方面有生产厂家在购买和使用原材料当中,在生产管理当中的漏洞;同时也有品牌的经销商在验收环节当中的缺陷。

      第二类情况是1820万件磁铁松动被召回的中国产的玩具,主要原因是今年的5月份美国材料测试协会公布了一项新的针对玩具材料使用的新标准,经销商自愿根据新的标准召回。

      “这些玩具主要在2007年以前生产和销售的、当时符合美国标准的玩具,严格地说,同产地和质量没有直接关系。”高虎城说,玩具召回事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警觉,甚至是一种动力,使企业把更大的精力集中在推进、改善、提高产品质量方面。

      品牌影响 “中国制造”受损世界受损

      在一些以偏概全的夸大报道影响下,“中国制造”这个意味着物美价廉特性的品牌正在遭受着世界范围内的质疑。在昨天的发布会上,高虎城指出,实际上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在质量提高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扩大规模的,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贸易大国的地位,不可能产品质量是不日益提高、不日益进步的。中国每天几乎是一个小时就向全球输送一亿美元的商品,很难想像,如果中国的产品从根本上、从主流上质量是不可靠的,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和“中国制造”的声誉。

      “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制造就是世界制造,因为世界各国很多的因素都参与到了中国制造领域,如果中国制造受到了损害,在一定意义上说,世界各国也可以说受到了一定的损害。”王超认为。

      王超表示,中国制造的贸易方式有50%以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产品都是按照外国订货商的要求和国际标准生产。从出口主体来说,有58%以上的产品是由外资企业出口的;从国内外市场来说,在竞争环境当中,中国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有外资企业,可以说这些企业共同打造了中国制造。

      “从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一些报道的失实,使中国制造形象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一些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生了误解,这也导致中国制造的部分产品销售遇到了问题。但是我要说的是,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产品出口的增长率是在上升的。也就是说,进口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当中的大多数对中国的产品还是持有公正和理解的态度。” 

      王超强调,中国政府对中国产品质量出现的问题是认真对待的,即使有1%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中国政府也会实事求是、不回避,认真加以解决,坚决查处有问题的企业,今后中国将会继续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新闻背景

      “中国制造”:“轻工类”下降“高精尖”上升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其实,早在商务部回应对“中国制造”的指责之前,“中国制造”的被动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席卷国际市场。专家认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可以分为三类:资源性产品、轻工类产品、高精尖产品。专家指出,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资源类产品、轻工类产品的出口比重正在降低;而独具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产品出口比重强劲上升。“中国制造”将在未来的贸易竞争中,变得更加强势。

      

      资源类产品:

      对外贸易出口减缓进口加速

      长期以来,中国公司资源危机的意识相对淡薄,许多重要资源几乎都是在自由放任的情况下各自为战盲目开采,而且很多资源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口到海外。

      以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金属钨为例,钨主要被用来生产高速钢,由于近年来国际上对高速钢的需求日益扩大,大大刺激了中国钨矿的生产和出口,以前中国每年出口钨矿只有600吨,而现在却高达8000吨。中国的钨储量原本占世界的65%,但仅仅四年时间便下降到了46%,而且这些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极低,钨精矿及其中间产品占到80%以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确立技术立国及资源保护的发展战略。例如,法国从1975年起就建立了矿产品储备计划;美国尽管矿产储量潜在总值居世界首位,却封存了大量矿床,对许多矿产品实行战略性进口,甚至不惜重金购买国外矿床占而不采。目前,美国储备的矿产品共有63类93种,已成为世界上矿产品储备最早、品种最多、储备量最多的国家。

      因此,从7月起,国家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并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

      记者昨天在广东省统计局网站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广东对外贸易呈现出口减缓、进口加速、贸易顺差大幅回落的态势。而据海关总署的统计,受宏观调控的影响,1至7月,中国出口原油189万吨,同比减少44.7%;出口煤2,886万吨,同比减少21.2%。

      

      轻工类产品:

      要素成本上升促进产业升级

      有关轻工、机电类产品。专家指出,这类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没有核心技术,质量一般,完全靠价格低廉制胜。多年来,这类产品成为中国外贸的主力军,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国家赚取了巨额外汇。但是,也正是这类产品,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制造的形象和水平,并成为了反倾销“大棒”的主要目标。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006年下半年反倾销报告指出,中国仍然是反倾销最大受害国,期内出口产品共遭受反倾销调查36起,与2005年同期33起相比有所增加。

      专家认为,随着中国资源商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逐步上升,要素成本的上升也成为促使企业加快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并从根本上降低中国制造的被调查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4月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中国将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这意味着以上商品进入涨价通道。

      有关这一类商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轻工产品进口319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出口1241亿美元,增长20%,进口增幅略高于出口增幅。轻工行业顺差922亿美元,顺差额占全国的比重由2006年的96.2%下降到当前的81.9%。

      

      高精尖产品:

      国有企业有望成为“领头羊”

      与轻工业频频遭遇反倾销相比,虽然高精尖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却很少在国际市场上遭遇非议。专家认为,在将在未来的贸易争端中,“中国制造”赢得主动权的重要筹码就是核心技术。

      以船舶制造为例,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指出,上半年中国船舶产品出口金额54.9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出口船占造船总量的8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船舶产品出口到1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74个,其中,新加坡、德国和中国香港仍然是中国内地船舶出口的主要市场。船舶进口7.4亿元,同比增长202%。

      被誉为世界民用船舶建造皇冠上的“明珠”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多年来,由中船集团公司组织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等船厂,对LNG的建造技术进步攻关,先后投入科研经费上亿元。2001年7月,沪东中华在国内首家成功建造试制出LNG船NO.96薄膜型模型舱,并获得法国GTT公司和英国、美国、法国、挪威、日本等船级社的认可证书。沪东中华通过与具有LNG船舶建造经验的法国大西洋船厂合作,并引进法国GTT公司货舱围护系统专利技术,逐步掌握了LNG船舶建造关键技术。

      而另外一个“重型机床领域不存在竞争对手”的国有企业———京城机电,“十五”期间,公司累计开发和试制新产品和新技术452项,新产品投产371项。

      在国务院国资委的去年颁布文件中,已经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列为国有资本必须保持绝对控制力的行业。而这些国有企业大多分布在资源最丰富的城市。

      慧聪总裁郭凡生认为,好的产业成长应该是向最发达,最富足的地方集中,这些位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企业,通常具备更强的发展潜力。专家还指出,与民营企业相比,在国际市场上,国有企业相对不容易出现降价等恶性竞争行为,这也有助于“中国制造”从弱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