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棋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展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给了很多人惊喜,我个人在此前一直呼吁加快资本市场的开放,因此十分赞赏这一决定。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放举措,它预示着中国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的进程在加快。一般而言,开放居民个人海外金融资产的投资,是一个国家资本账户管制的最后内容,开放了这一内容,我们离人民币资本账户的自由兑换就不远了。
我一直以为,以严格控制资本外流为主要内容的外汇管制在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也越来越无必要。一方面,我国的外汇管制措施难以抑制投机资本流入境内,大量的境外投机资本正通过非资本账户进入我国,股市和房市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影子。另一方面,管制措施也无法真正杜绝非法资本的外逃。严格的资本管制,尤其是对私人跨境投资的管制实际上只是限制了试图通过合法渠道分散投资风险的境内资本。如今,这扇门终于要尝试着打开,国内居民将有更多的渠道来理财。我们在外部资本试图进入中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的同时,也应该分享世界经济增长的好处。
开放了私人资本外流的通道,未来我们面临的金融风险可能会增加,我们需要防范国内资本在开放后出现集中、大规模的流出所带来的冲击。因此,我们仍然需要遵循有序渐进的原则,不是一下子完全放开,取消所有的管制。一些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比如对超过一定数额对外投资资金来源的审查、对以投资收益为名而调入的资金的税收征管、对单笔交易规模的管理等都应该制定预案,根据情况予以实施。此次外汇管理局开放的试点还仅限于天津,而海外投资的范围也只是香港的股市,这也充分说明了管理层在积极推进开放的同时,也抱有谨慎的态度。
不过,我个人认为现在是我们适当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最佳时机,因为在国际收支顺差,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背景下,资本蜂拥而出的风险会很小。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曾获得一个共识,即资本账户开放不能过快、过早,否则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10年之后,我们本身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的外部形式也已经发生改变。仅仅依靠严格的资本管制已经无法保障金融安全,金融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的提高才是真正的金融安全保障。开放私人对外投资,不仅有利于减少顺差,缓解外汇储备增长的压力,对抑制资产泡沫的扩张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减少微观层面的风险。
对于外管局开放个人对外投资的这一决定,也有一点遗憾,那就是未能将上海浦东作为与天津滨海新区同样的试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既定的战略,邓小平1991年视察上海时就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16年来,经过中央各部门和上海的努力,上海已经初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但还不是国际金融中心,而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则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大瓶颈。开放上海金融市场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参与国际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今年可能超过德国成为第三),经济大国的货币和金融市场如果不能够相应地国际化,成长为在区域甚至全球有影响的货币和市场,经济大国就不能够成长为经济强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代表中国金融市场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载体,因为中国内地已经没有一个城市具备上海这样的金融市场基础,也没有其它城市集聚了那么多的金融资源来参与国际竞争。在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上海已经具有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需要。我们期待着在天津的试点能够迅速扩大至浦东,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其他试点也同样放在浦东进行,期待着浦东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能够得到发挥,上海能够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