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玉海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8笔来自不同股东方的民航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民航快递”)的股权相继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引起了市场各方的瞩目。记者从代理该项目的中介公司了解到,目前已有数家机构向其咨询了股权受让的相关事宜。
在国内快递服务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市场对上述合计比例达24.4%的民航快递股权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大股东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的态度,却是最终影响各路买方取舍进退的关键因素。一位有意于民航快递股权的机构人士向记者坦言,如果中航集团出手竞买,抑或未来股东各方不能达成合作的默契,这批股权的价值难免将要打个折扣。
近期还将有2家股权挂牌
登录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网站可以发现,8笔民航快递股权先后挂牌,时间分别在8月13日、8月20日和8月27日。种种迹象表明,这似乎是民航快递各方股东的一次“共同行动”。
这八家股权出让方分别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持有股权比例在0.27%至9.98%不等,股权合计比例为24.4%。
接近民航快递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系列股权挂牌转让,起因在于股东方希望对民航快递的股权结构进行重组。由于各家小股东长期处于参股地位,已失去继续持股的兴趣,去年9月间在民航快递一次股东会上,各方纷纷表达了对外转让股权的意向,并达成了一致意见。而在挂牌股权的情况介绍中,也可以看出“共同行动”的痕迹,如转让标的的评估基准日均为2006年9月30日,评估核准(备案)单位均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知情人士透露,这实际上是转让各方均采用了南方航空的评估报告所致。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有关人士透露,近期还将有2家股东方在该中心挂牌出让其所持有的民航快递股权。目前民航快递共有15家股东,这也就意味着,除持有约70%股权的中航集团外,民航快递仅剩四家股东、不足6%的股权还未表达转让意向。
中航集团受让意图明显?
民航快递由于其特殊的出身和背景,被认为具有独到的竞争优势。国内快递业的快速发展无疑让各路买方对民航快递怦然心动。民航快递成立于1996年11月,曾是民航总局的直属企业,先后有28家国内航空公司、机场、航空站成为这家快递公司的大小股东。依托与民航深厚的渊源,民航快递已获得对全国129个机场和国内2958条航线的优先使用权,是唯一具有全国配送网络和国内500最具价值品牌的快递、物流专业公司。2005年民航快递实现利润总额1383.26万元,截至去年9月30日净资产为25866.68万元,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均在业内位居前列。
然而让各路买方担心的是,就算自己志在必得,民航快递的股权恐怕也难以收入囊中。这种担忧,缘自大股东中航集团对民航快递的整合意图。市场人士介绍说,一直以来,中航集团就希望加大对民航快递的控制力度,以实现旗下国航货运业务与其资源整合,这样将形成从承运到货代、从空中到地面的“门对门”服务,对于中航集团发展航空货运业务意义重大。这一点,从2003年以来中航集团不断增持民航快递的股权就可看出。
而在8笔股权的相关转让规则中,似乎也可以看到中航集团的受让意图。根据规则,受让方不但要满足注册资本金不低于2.25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的要求,而且需要拥有航空运输资源,并承诺为民航快递提供市场份额、品牌推广等多方面的战略支持和业务支持。同时,民航快递的老股东对挂牌股权享有优先购买权。有市场人士评论说:“这实际上阻断了航空业之外的资本入驻的道路。”而事实上,即便可以将8笔股权全部拍得,投资人也只能在民航快递中位于参股地位,未来民航快递的发展走向仍由中航集团主导。该人士认为,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买方热情。
对此,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有关人士表示,作为交易平台,将严格按照规则履行交易程序,他同时否认了中航集团事先“预定”的说法。据介绍,该部分股权在挂牌期满后若征集到两家及以上意向受让方,将采用竞买或拍卖形式转让;若只有一家意向受让方,则采用协议方式转让。
“所有受让方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该人士表示。而关于最终转让价格,他表示,项目还在挂牌之中,意向受让方数量未能确定,因此,能否溢价成交还不好说。按照公告信息,此次民航快递的净资产评估值为27333.6万元,较其2006年9月30日账面净资产25866.68万元略有溢价。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股权转让后,民航快递的投资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引起投资人的注意。首先,各机场、航空公司此次退出后,能否继续为民航快递提供业务支持,仍有待观察。而民航快递作为体制内的老国有企业,10多年来在各地一直分布有大量的分支机构,债权债务关系可能较为复杂,投资人也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
24.4%
8笔合计24.4%民航快递股权先后挂牌,时间分别在8月13日、8月20日和8月27日。种种迹象表明,这似乎是民航快递各方股东的一次“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