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石贝贝
金融衍生产品与杠杆工具相结合,创造出了收益与风险相伴、让人目眩神迷又谈虎色变的各类产品结构。它们的特色功能或许无法在市场上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近期,由美国次级债危机而引发的欧美、亚洲股市波动,再次显示其巨大威力、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那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衍生产品?怎样才能既利用它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金融资源,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风险?《上海证券报》对德意志银行私人投资管理业务中国区投资产品策略主管白迈欧(Mario Becker)进行了专访。
上海证券报:德意志银行的QDII准备情况如何?在产品设计方面,接下来将为中国高端客户提供何种投向的产品?
白迈欧:我们已获得3亿美元的QDII额度,争取今年第四季度发行首款QDII产品。由于A股市场收益更具吸引力,目前投资者对QDII产品反应并不强烈,但它可以作为一个投资组合的有益补充。内地的投资者可以同时接触中国香港、欧美股市,而不是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另外,我们想把“顾问投资”的概念介绍给中国高端客户,向他们提供如欧美市场同样优质的顾问式的财富投资管理服务。
上海证券报:你们如何为中国客户寻找、或设计合适的投资产品?
白迈欧:我们必须使得客户感受到投资顾问充分了解他的投资、理财需求,并且相信投资顾问能够为他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寻找投资产品过程中,投资概念是第一位。第一步,与客户分享我们的投资概念。比如,我们的私人投资顾问非常看好中国概念,向全球很多客户讲述中国故事,帮助他们投资与中国相关的大宗商品、及H股等市场。第二步,在一个开放式平台上寻找投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会来源于德意志银行、或其它国际型投行,只要产品本身足具吸引力。在中国市场上,QDII使得我们可以向内地客户推介海外市场产品。
与德国相同,内地客户倾向于投资保本型产品。目前我们在中国市场提供的结构性产品,全部是保本型。1~2年内,这些结构性产品会是客户投资组合的重要补足,这使得他们能够接触更多的投资产品。
过去1-2个月,我们发行的结构性产品主要投向亚洲区的一些指数、一篮子股票等方面。以后,也许会投向与利率挂钩的保本产品等。
上海证券报:衍生产品、加上杠杆效应,会将波动风险放大数倍。你如何看待衍生产品带来的风险? 不少对冲基金、投行因近期美国次级债危机而遭受巨大损失,这是否会波及中国市场?
白迈欧:使用衍生产品,会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最近欧美市场产生的危机,主要是购买一些结构极为复杂的产品所致。他们同时利用杠杆进行放大,这使得情况更为糟糕。那些产品主要针对专业性的投资机构,比如对冲基金、投行等,而不是一般的高端个人客户。
这次危机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应该比较轻微。我们发现,内地高端客户基本上对此类产品兴趣不浓。另外,我们也会向客户慎重建议,如果不是很理解某类投资产品,就不要投放资金进去。中国经济、中资银行本身经济实力较为稳固,目前我们还没发现此次危机会对它们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