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专栏
    产权改革,人力资本岂能缺位
    债权人也是 公司治理重要参与者
    金融功能区建设另类思考
    美国次债蝴蝶在A股窗口盘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次债蝴蝶在A股窗口盘旋
    2007年08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李国旺

      资深证券研究人士,专栏作者

      蒋玉磊 制图
      ———新行为金融考察之十

      今年2月份开始,美国次级债问题开始呈现,近一段时间愈演愈烈,美国次级债的蝴蝶正飞翔在世界各国的资本市场,风险蔓延到全球金融市场,全球股市和金融机构受到激烈震荡,香港股市应声而落,亚洲股票市场经历了2001年“9·11”恐怖袭击以来的最严重的跌势。但是在中国内地将开放居民直接投资香港资本市场后,港股出现了与全球其它资本市场不同的上升行情。那么,在美国次级债券问题远没有过去的情况下,香港股市能够独善其身吗?特别是沪深股市能够独善其身吗?

      沪深股市没有与国际股市同步下跌,是由于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因此我们要明白,即使急剧震荡暴风雨来得晚些,但也没有理由可以置身事外。美国次级债券的蝴蝶不期而至,将全世界市场搅得天昏地暗,其翅膀的抖动必然会影响到A股市场的行情发展。因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达到60%以上,如果美国消费者因为次级债问题而出现消费信心指数下滑,其直接结果是进口增长的下降,对中国的出口影响也会随即到来,这将对一些依赖出口的企业中期业绩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放在短期看,可能出现暂时的严重情况:因为次级债问题的持续蔓延,国际上出现流动性萎缩蔓延,原来流向中国和亚洲各国市场的流动资金有可能因为美国利率上升而回流到美国市场,在短期内将迫使香港股市暴跌,前几天香港市场的行情反应就是流动性逆转的表现。AH股之间的比价效应如果因为H股的暴跌而凸显A股的相对“泡沫”时,就会引发原来在A股市场的外资撤出。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会给内地投资者造成心理压力,恰恰此时A 股冲过5000点后,在指数拜物教心理作用下,关键整数关口常常需要有一个回调以创造新的资金入场的理由,蝴蝶效应刚好提供了资金面、指数位和心理的理由。虽然这种市场性的理由可能形成的向下压力由于突然出台境内居民可以直接投资香港市场而中断,港股在国企大盘股的带动下逆势向上,但是仍然无法拂去美国次级债在市场上空留下的阴影。因此,笔者认为,美国次级债的蝴蝶迟早会飞翔到中国A股市场上空,即使有强劲的业绩增长的抵抗,但强烈的波动可能很难避免,近期行情的上冲力明显不如已往,特别是牛劲十足的大盘股出现因为业绩提前透支而开始疲软的时候。

      流动性泛滥造成价格上升是推动行情上升的理由之一,虽然中央政府信心十足可以稳定物价,但老百姓已经习惯的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环境和心理环境已经改变,对投资大众的心理必然造成冲击。政府对低收入者实行提高补助的措施,对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无法抑制投资群体对未来物价继续上升的担忧,这种担忧的心理力量一旦付诸行动,集体需求在短期内放大,就会加剧需求上升和物资的临时短缺,进而造成全面涨价心理预期,可能会造成短缺的紧张局面,需求的蝴蝶效应造成物价的轮番上升的可能,为预防物价上升出现的财富缩水,投资群体可能出现一致的投资房地产的可能,使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失灵”,从而出现与美国房地产次级债券问题形成萧条相反的“繁荣”局面,这必然会分流部分资金到房地产市场,使股市会短期失血。今年年中行情的急剧回调与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升就是一次预演。需求的蝴蝶效应造成物价的轮番上升的可能,其另外的结果是投资群体从过分自信转向过分自卑,从直接投资A股向申购基金转变,基金发行的爆炸性增长,为大盘蓝筹股行情提供了最广大的群体基础。但是开放式基金的群体基础在中国也很不稳定,一旦行情波动,群体集中赎回基金将加剧蝴蝶效应的反作用力,即加大波动幅度。

      股市的震荡必然引发投资群体对相对稳定的理财产品需求的增长。基金、信托、公司债券等可能在股市震荡时需求爆长。一天基金开户数达60万,我们可以理解为基金需求的阶段性顶点,很有可能是行情阶段性高点的前兆,随之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投资风险。为对冲风险,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期望更加强烈,但由于近期不大可能推出期指,因此,部分投资者可能仍然会爆炒权证,使权证的投机恶名更加张扬。

      总之,美国次级债的蝴蝶正盘旋在A股市场的窗口,它将搞乱投资者的心理,扰乱投资者的视线,使投资者群体的风险防范行为演变为风险急剧放大的行为,能否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看政府是否有网住蝴蝶的坚实的网兜,当然,投资者的集体镇定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