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8版:专栏
    产权改革,人力资本岂能缺位
    债权人也是 公司治理重要参与者
    金融功能区建设另类思考
    美国次债蝴蝶在A股窗口盘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产权改革,人力资本岂能缺位
    2007年08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袁 东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中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关键

      鉴于中国的上市公司主体几乎都是国有控股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在物质资本产权———“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拿出勇气来从理论与思想上充分认识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实质和重要性,不能通过应有的股权激励措施使得人力资本及其产权保护得到合理的制度安排,那么,可以肯定和预期的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力就会不足,市场秩序难以得到真正理顺,就很难步入全球发达资本市场之列。

      产权的概念与意识正在当下的中国快速撒播,但尚未真正深入人心。这可由太多或明或暗的经济社会现象予以佐证。特别是,当人们一提起资本、产权等概念时,往往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设备、土地与货币资本,而忽视了人这一经济社会中最主要的因素,人只是被看作“劳动力”,顶多是“人力资源”———仍然是类似于机器与非机器性的“马力”而已。

      迄今为止的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只是对物质资本及其产权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以国有企业物质资本产权改革,催生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完全可以说,没有最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浪潮中有关国有企业物质资本产权的改革,就不可能有资本市场的孕育与产生。当以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的资本市场运行后,极大地促进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推动着经济活力的日益兴盛。而且,自此以后,没有哪一次重大突破与发展不是以产权改革为基础的。

      就说最近两年来的情况吧,资本市场何以在这两年内取得如此突破性发展?最主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使然!“股权分置改革”又是何方神圣?不就是物质资本的产权改革吗?“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无非就是使那些“国有股”、“法人股”也如同“流通股”一样流通起来,实现“同股同权同利同价”而已。这实际上是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股”与“法人股”的产权归属,满足了其产权属性———不流通的产权就不是完整的产权———的要求。并且,必须是在对已流通股份的持有者予以“对价补偿”后才可以流通,这就更体现了产权交易的“等价交换原则”。

      然而,今天我要问的是,如此一改,或者仅有这些改革,我们的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登上全球发达资本市场之列就指日可待了吗?非也!作为资本市场基础的产权改革与建设,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完整,不仅物质资本产权改革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更为棘手的是,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改革与建设在全社会普遍受到忽视,而人力资本产权的建设与保护,正是下一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

      何以见得?先看看事关资本市场有效运行与发展的一些并不个别的现象吧。由于种种原因,尽管在前几年兴起的众多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几乎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成功者,但这种由高层管理人员与骨干持股的努力尝试却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其非上市集团公司中,那些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们不断探索如何突破现有政策限制,寻求股权激励计划与相关措施。现实中我们也发现,凡是那些经过百折不挠的艰苦努力,明着或变相实现了MBO或重大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发展势头明显强劲;凡是那些在争取MBO或股权激励道路上遭受重大挫折的上市与非上市公司,总会出现由盛变衰的迹象,市场表现欠佳。更严重的是,有很多原本发展潜力巨大的优秀企业,却因创业者与主要骨干的合理激励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加之政府的不当干预而出现不可挽回的衰败局面,乃至最终消失。多么令人痛心!

      从经济学角度讲,人力资本是经济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主导着经济效率与创新,但这种“主导”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潜质及其发挥。“潜质”取决于诸如教育、培训、历练、经验等“学”和“干”的积累———人力资本积累;然而潜质并不代表现实的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出来除了取决于诸如机会等因素外,更在于人力资本的产权能否得到认可与保护。因为人力资本不仅同物质资本一样都有产权问题,而且人力资本的产权更应得到重视、认可与保护。如果人力资本产权一旦遭到破坏,其损害性更大也更隐蔽,轻者———“出工不出力”,重者———可以外泄核心技术直到搞跨整个企业;相反,产权得到认可与有力保护的人力资本,将会极大提高物质资本的效率。按理,国有企业实则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全体员工用属于自己的人力资本同属于国家的物质资本签署了一个合同,既然是合同,双方就应平等互利,利润也应共享,这便是国有企业必须实行股权激励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从资本市场交易本质所看到的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但现实的情况是,人力资本的产权总是最容易被忽视与破坏,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以及更进一步的MBO是如此难以推进。

      鉴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主体几乎都是国有控股企业,如果不能很好地在物质资本产权———“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拿出勇气来下大力气从理论与思想上充分认识人力资本及其产权的实质和重要性,于实践中不能通过应有的股权激励措施使得人力资本及其产权保护得到合理的制度安排,那么,可以肯定和预期的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动力就会不足,市场秩序难以得到真正理顺,就很难步入全球发达资本市场之列。

      需要强调一下,以上讨论所指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行政性或资源性垄断企业,更不包括具有代理政府财政性质的企业,而主要是指那些较具市场竞争性的一般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