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海外
    看好盈利前景 美股热炒“中国概念”
    美副贸易代表巴蒂亚辞职
    英国风投和私人股本瞄准国防
    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
    薄熙来:坚决反对整体上丑化“中国制造”
    欧央行未“预先承诺”调整利率
    美国信用卡违约率上升 次级债危机蔓延可能加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看好盈利前景 美股热炒“中国概念”
    2007年08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周一,中国ADR指数飙升6.5%,创2004年初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张大伟制图
      基于在美挂牌中国公司股价编制的中国ADR指数本周一飙升6.5%,创三年半来最大涨幅

      ⊙本报记者 朱周良

      

      次级债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还远未结束。本周一,由于美国方面传出的更多与次贷相关的利空消息,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挫,告别了过去几天的连续上涨。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美国挂牌的中国ADR(美国存托凭证)却受到投资人热烈追捧。本周一,纽约银行编制的中国ADR指数飙升6.5%,创2004年初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分析人士认为,在次贷阴影挥之不去的大背景下,美国投资人却对中国概念股情有独钟,这一方面是出于对中国经济及公司盈利前景的看好,同时,近期港股连续冲高,也给相关在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提供了支撑。

      

      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在中国人寿、中国铝业等公司带动下,在美挂牌的中国ADR本周一普遍大涨,推动中国ADR指数当天跳升6.5%,报443.98点,为2004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该指数由纽约银行编制,其成份股包括56只在美挂牌的中国ADR及ADS(美国存托股票),几乎覆盖了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中国ADR的抢眼表现,也与当天美股大盘及其他地区ADR股票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受到疲软的二手房销售数据拖累,美国三大股指当天都不同程度下跌。在美挂牌的外国ADR股票也普遍走低,其中,亚洲ADR指数跌0.2%,日本ADR指数跌1.5%,澳大利亚ADR指数跌0.4%,印尼ADR指数跌1.6%。

      从个股来看,中国人寿当天飙升10.93美元,报78.08美元,是2003年12月IPO以来最高点。上海石化也大涨9.25美元,报75.75美元。中国石化则升3.80美元,报110.49美元。中国铝业也飙升13.33美元,报67.35美元。中国移动涨3.11美元,报67.03美元。

      分析师表示,中国概念股之所以在市况不佳的背景下仍受到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中国经济的看好。美国堪萨斯州管理着近5亿美元资金的基金经理人Frederick Jiang表示:中国公司盈利状况良好,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仍可以持续,他个人看好金融与电信类股。而晨星公司的股票分析师卡明也表示:即便估值越来越高,投资人也都多少要买一些中国股票,以免错过大好赚钱机会。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来,中国ADR指数的走势一直强于各国在美上市ADR的整体表现。今年到目前为止,中国ADR指数已累计上涨33%,排在所有地区ADR指数的第一位。而日本及印度等国的ADR指数同期甚至出现较大跌幅。

      

      更多拜港股大涨所赐

      信诚证券联席董事连敬涵昨天对记者说,在美上市中国ADR本周一的暴涨,与港股特别是H股近期持续走强有直接关联。譬如,中国铝业本周一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飙升32%。

      连敬涵表示,在美股大市再度陷入调整的情况下,投资人仍热衷买入中国企业的ADR,主要是考虑到这些公司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负面冲击很小。他预计,在近期中国内地及香港股市持续走高的背景下,此前被迫从中国股市平仓的国际机构可能重新建仓,进而带动相关中国概念股继续走高。

      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兼中国策略师娄刚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质上来说,在美上市的中国ADR其实是经过“打包”处理的港股,所以其价格很大程度上会追随港股。受上周中国内地出台的个人投资境外股市试点计划刺激,港股过去几个交易日连续大幅飙升。本周一,恒生指数与国企指数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成交额也都创下天量。

      实际上,在今年5月份中国内地宣布放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投资范围时,在美挂牌的中国ADR也曾大幅飙升5%以上。娄刚表示,相比5月份的QDII新政,这次的个人境外投资试点给了市场“更大的想像空间”,因为QDII机制毕竟还有中介机构产能和额度等方面的较多限制,而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股市则要宽松得多。

      娄刚预计,只要“港股直通车”的相关措施顺利推进,港股在中短期仍会有进一步上涨空间,特别是中资股,后者对A股仍有较大折价,同时这些公司本身获得的是人民币收入,能够更好对冲汇率风险。“很多对冲基金可能抢在内地投资人之前买进港股,”娄刚表示。但他也提醒说,港股毕竟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内地资金也不可能无限地进入港股,所以,从长期来看,各路资金博弈的结果,会使得港股稳定在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水平上,而不可能变得和A股一样贵。

      “实际上,现在港股一些股票的估值已经不便宜。”他说,而美国的次贷危机也依然是困扰全球市场的一大风险因素。如果国际金融市场再度出现大的动荡,香港上市的中资股可能难以像A股那样独善其身。这一点是初次出境的投资者必须清醒认识的。

      

      中国资金“出海潮”为时尚早

      有观点认为,内地允许个人直接投资港股的新政策,可能会激发国际投资人对于中国资金大量出海的联想。英国《金融时报》28日就引用一家伦敦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称,一旦中国内地更大放开个人投资者的海外投资,可能有高达1.3万亿美元的私人储蓄从中国涌向全球债券和股票市场。娄刚更估计,即使在中短期内,如果相关措施跟进顺利,“南下”资金也可能超过1000亿美元,足以买断香港中资股超过11%的流通盘。

      不过,娄刚也指出,除了直接挂钩港股的美国ADR产品外,其他海外市场直接从中国新出台的试点计划受益的可能性较小,除非在未来中国内地进一步扩大个人境外投资的试点。目前,新政策仍只限于在香港股市投资。

      ■相关新闻

      次贷风暴卷土重来 全球股市晴转多云

      ⊙本报记者 朱周良

      

      美国住房市场27日再度传来的一系列利空消息,令美股结束了连续多日的涨势,并拖累28日开盘的亚太和欧洲股市全线“晴转多云”。不过,主要股市跌幅都在1%以下,韩国等少数市场更逆势上扬。

      最新发布的住房数据疲软,加上雷曼下调对一家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的盈利预期,美股27日收盘走低,结束了近期的连续上涨态势。标普500指数、道指及纳指当天收盘跌幅分别为0.9%、0.4%及0.6%。上周美股出现5个月来最大周涨幅。

      就在部分投资人还在为上周美国强于预期的新屋销售数据而感到欣慰之时,27日,美国房地产市场又传来了一系列利空消息。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7日公布,今年7月份美国旧房销售量环比下降0.2%,为连续第5个月走低,降至近5年来最低的575万套。而单幢待售住房数量则增至385万套,为199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时,7月二手房平均价格也连续第12个月下降。

      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也在27日警告说,美国最大的商业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全国金融公司所处的房贷市场“格外疲弱”。雷曼因此宣布,降低对全国金融公司今明两年的盈利预估,该股股价当天收盘下挫4.8%,报20美元。

      分析师表示,近期喜忧参半的数据表明,美国楼市尚无根本复苏迹象,房价低迷,按揭成本上升,最终可能影响到消费开支。瑞士银行的最新调查显示,由于担心楼市状况恶化,投资人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乐观程度已降至一年来最低水平,同时投资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也降至一年低点。

      28日最早收盘的亚太股市中,中国香港股市小幅下跌,暂时终结了此前6个交易日的涨势。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214点,报23364点。日本股市当天也小幅下跌,出口股和金融股领跌。日经225指数收跌13.9点,报16287点,跌幅0.08%。

      其他亚太股市中,澳大利亚股市收跌0.12%,报6177点。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大跌1.20%,印尼股市跌0.76%,马来西亚股市跌0.24%。不过,也有少数股市逆势走高,韩国股市28日大涨1.45%,至两周来最高点。菲律宾股市也大涨1.39%,此外,中国台湾股市也微升0.11%。

      随后开盘的欧洲股市也普遍下行,并且跌幅在尾盘有所扩大。截至北京时间昨日20时50分,巴黎CAC40指数大跌1.11%,报5528点;伦敦富时100指数跌0.98%,报6160点;法兰克福DAX指数跌0.32%,报7461点。在此之前,欧洲股市已连续7个交易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