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6:环球财讯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企业板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汽车周刊
  • B8:汽车周刊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股民学校/高手博客
  • C8:专栏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D97:信息披露
  • D98:信息披露
  • D99:信息披露
  • D100:信息披露
  • D101:信息披露
  • D102:信息披露
  • D103:信息披露
  • D104:信息披露
  • D106:信息披露
  • D107:信息披露
  • D108:信息披露
  • D109:信息披露
  • D110:信息披露
  • D111:信息披露
  • D112:信息披露
  • D113:信息披露
  • D114:信息披露
  • D115:信息披露
  • D116:信息披露
  • D117:信息披露
  • D118:信息披露
  • D119:信息披露
  • D120:信息披露
  • D121:信息披露
  • D122:信息披露
  • D123:信息披露
  • D124:信息披露
  • D125:信息披露
  • D126:信息披露
  • D127:信息披露
  • D128:信息披露
  • D129:信息披露
  • D130:信息披露
  • D131:信息披露
  • D132: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理性看待国内住房 按揭贷款市场风险
    挤一下A股“蓝色泡沫”又何妨
    加大惩罚性赔偿才能有效保护消费者
    只有创新才能规避资本市场潜在风险
    从历史制高点看:中国正在进入资本时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只有创新才能规避资本市场潜在风险
    2007年08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叶檀

      

      信心一致,头部到达。股市涨也罢,跌也罢,如何提供合适的手段,应对潜在的下跌风险迫在眉睫。

      如果我们的金融创新步伐跟不上货币与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中国的资本市场将会重演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股市被击垮的一幕———日本投资者由于过份自信,同时又缺乏看空期权等避险手段,导致日本投资者成为全球投资者享用的美餐。

      每次股市长期上涨,都有一种奇特的信心充斥于股市之中,这固然由经济上涨催生而来,也因为成长型市场对于股市风险的天然隔膜。

      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资本市场就是如此。高盛著名金融工程专家伊曼纽尔·德曼描述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投行对于风险机会的把握。198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日经指数达到38915.50点,日本国内投资者对于泡沫说嗤之以鼻。对经济的信心在日本国内催生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融资形态,日本公司在资本市场向投资者借贷,双方约定,如果贷款到期日经指数下跌,企业将支付给投资者更多的利息,以换取借款时的利息。

      这些公司相当于把日经指数的看跌期权推销给了债券投资者,而这些投资者留下债权,转手把看跌期权卖给了对此感兴趣的国际投资者。事实上,这样的对赌协议之所以能够出台,是因为企业与投资者都相信日经指数不会下跌,因此把看跌期权当作烫手山芋,廉价甩卖给高盛等国际大投行。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当时高盛等公司已经瞄准了日经指数下跌后的收益机会,那些从物理学家、数学家变身为期权、债券模型建立者的金融工程专家们,正在加紧测算日本市场金融衍生品的收益率。高盛推出了资本市场上著名的“丹麦王国日经指数认沽权证”,高盛将主要从日本保险业中买到股指认沽期权卖给丹麦王国,而丹麦王国将其转售给其他权证购买者,日经指数稍有下跌苗头,认沽权证大卖。

      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监管之外如野草蔓延。1990年初,“日经指数认沽权证”推出不到一个月,日本股市毫无抵抗力的掉头向下。以高盛为首的国际投行在此役中大获全胜,日本股市的下跌成全了他们。

      摆在明处的风险叫挑战,来自暗处的无法掌控的风险才叫风险。

      高盛之所以能够推出认沽权证,原因就在于,他们掌握了避险工具,并且能够通过国际一流的金融分析师对冲日元贬值等风险,成为投资者乐于接受的业务。这种金融创新就是从避险工具中获利。

      目前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升值的信心已经到达某种高度,国外投行甚至已经推出某种与当时日本企业融资相类似的产品,即企业融资时,只要人民币升值超过一定幅度就不用还利息,而贬值则必须加倍归还。

      这样的产品之所以有人接手,说明大家都在打一个赌,那就是人民币只会涨不会跌。可以想像,为了对冲如此巨大的对赌风险,精于计算的国外投行们一定已经在酝酿类似于沪深300认沽期权之类的产品。谁能保证中国资本市场在两年后仍然上升,人民币会升值到永久?精于计算的国际投行在等待中国资本市场飞过去的100只白天鹅之后的那第101只黑天鹅,只要出现一只黑天鹅,他们就赢了。这一情形与日本当年的情形何其神似!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创新工具仍处于原始的蛮荒阶段,投资者只能从组合交易的单边做多中赢利,即便是QFII也只能从不同企业的股票购买中,体现原始的对冲性质。机构通过深跌之后的抄底实现赢利,而国内投资者由于缺乏避险工具只能任其鱼肉,这导致中国资本市场时常发生痉挛性的下跌,以破坏性力量求得股市的平衡。

      成熟资本市场的标志之一就是有做空机制,有投资者能够大量购买的市场化的避险工具,但我们的资本市场在这方面仍属空白,目前作为股改衍生品出台的认沽权证,不仅没有避险作用,反而增加了投机倾向。

      更急迫的是,我国的货币开放步伐快于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的推出,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央行已经出台了多项变革性举措,目标直指人民币自由兑换。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股市目前之所以成为国际次级债危机的避风港,原因就在于人民币不可兑换,一旦局面改观,缺乏避险工具将使市场岌岌可危,国际投行可以借助丰富的创新工具,在中国资本市场攻城掠地,无论多空,均能占得先机。

      要化解这一根本疾患,最好的办法是在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开放之前,尽快在国内市场推出金融创新工具,进行试点与演练,寻找出对抗的一两个绝招,方有抗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