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蕾
国内三大保险股半年报悉数出炉,股民们为三份“中考成绩单”打了不低的分数———在半年报发布后的两日内,三家公司的股价走势稳定,并未出现“见光死”现象。中国人寿半年报发布当天(8月28日)甚至出现A股涨停风景。
不过,仔细分析三份半年报披露的数据会发现,资本市场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即将实施预定利率改革带来冲击、股市和基金分流导致保费继续下滑、保单集中到期和赔付上升对公司现金流冲击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中,如何作出准确合理的投资决策等问题仍在考验着三家保险巨头的掌舵者们。可以说,下半年,他们肩上的担子绝对不轻松。
优质保单占比提高
有投资收益为公司业绩“撑腰”,三大保险公司今年上半年明显加快了保费结构调整步伐。保费收入中核心业务增速较快,同时,优质保单的占比也在提高,新单业务价值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分析说,由于财险多为短期业务,不涉及趸、期缴之说,因此,谈及新单业务价值仍以寿险为主。这方面,中国平安上半年表现较中国人寿略胜一筹:与新单业务价值息息相关的个人寿险首年期缴保费上,中国平安今年上半年增长56.68%,中国人寿则同比增长22.45%。
安信证券保险分析师杨建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简单不过的一句话评价中国平安的半年报———“比看上去更美”。市场认为,中国平安寿险业务扩张速度超出想象,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个人代理人数量从年初的20.5万人扩张至24.4万人,半年内增长19%,这在平安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杨建海认为,平安通过代理人规模的扩张间接实现了新业务价值的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寿险新单保费收入增长迅猛,同时新单保费收入中期缴占比提高,使得APE(年化标准保费)增长率高于首年保费的增长率,同时首年保费的增长率高于总保费收入的增长率。而由于标准保费增长迅猛,使得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一年新业务价值比截至2006年6月30日的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27.15%。
即便首年期缴保费上不显优势,但中国人寿在保持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对业务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样不容小觑。另一国内保险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从业务结构来看,中国人寿风险型产品结构非常良好,新保保费中期缴占比96%以上。由于风险型产品是寿险公司边际利润率最高的产品,因此其快速增长导致公司利润快速增长。
不过,中国人寿投资型合同收入中趸缴占比仍很高,有待进一步改善。
值得一提是,新业务价值的扩大直接影响到寿险公司内含价值的提升。
业务利润贡献渐现多元化
三大保险巨头半年报的另一隐形亮点是,其业务利润贡献渐呈多元化趋势。这在中国平安中表现最为明显。
以产险起家、寿险后来居上的中国平安,今年以来更加大了对非保险业的攻势,尤其在银行业务上加足马力,银行业务整合和对集团贡献利润的速度快于市场预期。平安半年报显示,寿险业务、财险业务、银行业务及证券业务分别占平安集团净利润比约60.4%、7.6%、10.9%及6.8%。银行的利润占比甚至超过了财险业务。而从平安近期连开福州、上海两家分行的大动作及平安将旗下深圳平安银行发展成全国性银行的计划来看,未来平安银行业务的利润贡献仍将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比之下,“多条腿走路”的优势并未在中国人寿及人保财险上得以体现。主要原因仍跟三家公司发展策略倾向性不同有关。
从半年报中可看出,中国人寿仍恪守着“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发展策略。在维持寿险老大哥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不时向银行、证券业撒下收购网。虽然中国人寿认购中信证券股份、收购广发行股份的那部分盈利并未直接体现在中国人寿上半年盈利中,但其对中国人寿未来盈利增长的影响程度也不言而喻。
相对而言,人保财险仍以车险的业务量来取胜。不过,人保财险相关高层也表示,下半年人保财险将针对目标客户群和特定渠道,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尤其在调整业务结构方面,将提高效益好的非车险业务的比重。此外,不断完善意外伤害保险,继续推进短期健康险产品在全国重点城市的推广。
19%
中国平安寿险业务扩张速度超出想象,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个人代理人数量从年初的20.5万人扩张至24.4万人,半年内增长19%,这在平安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