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裕的流动性继续在商品市场制造着牛市“神话”,只不过这次”牛气“的对象变成了农产品。
昨天,不利的气候因素再度成为农产品期货的炒作题材,美国芝加哥小麦期货再创11年新高,并带动多数农产品期货价格继续攀升。与外盘交相辉映的是,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投空前活跃,大连商品交易所昨天的总成交金额逼近800亿大关,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也增加了100亿元。
在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大幅上涨的同时,昨天国内几大农产品期货品种都齐齐创出三年来新高。其中,大连黄豆期货主力合约0805价格盘中达到3746元/吨,豆粕期货主力合约0805价格最高到达3028元/吨,郑州强麦期货主力合约0805价格最高到达2009元/吨。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美国次级债阴影还未完全散去,但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仍旧客观存在,因此而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步伐仅仅是放缓而没有停歇。
“小麦涨价。”在一些欧洲国家,这已经屡屡成为了电视台商业新闻的头条之一。由于北半球春季干旱,而夏初潮湿,大西洋两岸的小麦价格自4月来已升高约75%。有市场传言称,澳州小麦产量可能从之前的2000万吨至2200万吨下降到1000万吨, 这使得很少有人敢在小麦期货市场上做空。事实上,由于糟糕的天气侵袭庄稼,全球小麦市场正处于十一年来的最高位,并引发了市场对食品价格通膨的担心。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其讨论粮食供给不足,还不如说是资金泛滥成灾。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始终认为,因美元贬值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过剩到目前为止根本没有得到缓解,原本次级债事件可能会消耗相当一部分过剩的市场流动性,但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机构联手为金融机构注资、下调再贴现率和几成定局的降息措施打消了流动性可能会有所紧缩的预期。
或许是巧合,与去年极为相似的是,进入下半年后,国际、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热点都从工业品转向了农产品。昨天,以农产品为主要交易品种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再度放大,推动期货市场的总成交金额重新突破1800亿大关。其中,大商所豆粕品种成交量突破150万手,成交金额达到455.4亿元,成为昨天国内成交金额最大的品种。
国际市场上,伦敦金属交易所三月期铜7月底后就再也没有上过8000美元/吨,原油期货8月初冲破历史高点78.4美元/桶之后也未再有突破,但玉米、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再度跃跃欲试,屡有上涨表现。业内人士指出,在流动性充裕的大背景下,不能排除大型商品基金“轮炒”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性过剩在国内同样存在,事实上,市场主力资金近期做多农产品期货的情况也已经相当明显,大商所大豆、豆粕期货本周的涨幅已经接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