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观点·评论
  • 5:环球财讯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时事·天下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T1:半年报特刊
  • T2:半年报特刊
  • T3:半年报特刊
  • T4:半年报特刊
  • T5:半年报特刊
  • T6:半年报特刊
  • T7:半年报特刊
  • T8:半年报特刊
  • T9:半年报特刊
  • T10:半年报特刊
  • T11:半年报特刊
  • T12:半年报特刊
  • T13:半年报特刊
  • T14:半年报特刊
  • T15:半年报特刊
  • T16:半年报特刊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海外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股金在线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专栏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理财
  • C11:地产投资·鉴房
  • C12:地产投资·数据库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D73:信息披露
  • D74:信息披露
  • D75:信息披露
  • D76:信息披露
  • D77:信息披露
  • D78:信息披露
  • D79:信息披露
  • D80:信息披露
  • D81:信息披露
  • D82:信息披露
  • D83:信息披露
  • D84:信息披露
  • D85:信息披露
  • D86:信息披露
  • D87:信息披露
  • D88:信息披露
  • D89:信息披露
  • D90:信息披露
  • D91:信息披露
  • D92:信息披露
  • D93:信息披露
  • D94:信息披露
  • D95:信息披露
  • D96:信息披露
  •  
      2007 年 8 月 3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时事·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时事·海外
    伯南克来信暖人心 股市再乘“过山车”
    美质检高官反对 将中国产品安全问题扩大化
    iPod升级传闻使苹果股价大涨
    澳洲一对冲基金申请破产
    “做明明白白的投资者”证券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588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伯南克来信暖人心 股市再乘“过山车”
    2007年08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美联储降息预期令美股强力反弹 资料图
      由于投资人对29日披露的一封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致国会议员的信函作出积极解读,并预期当局可能很快实施降息,美国股市当天强力反弹,三大股指几乎都收复了前一天的失地,纳指更创下一年来最大涨幅。受此激励,亚太股市30日收盘也全线大涨,欧洲股市也普遍上扬。

      ⊙本报记者 朱周良

      

      美股大悲复大喜

      美国媒体29日披露了一封伯南克近日致舒默参议员的信件,伯南克在信中表示,当局正在密切监视金融市场动向,并“准备在必要的时候采取行动”,以确保信贷市场的问题不会损害经济健康。他还建议国会采取措施,帮助那些受到住房市场降温和信贷紧缩冲击的次贷借款人走出困境。

      分析师指出,尽管伯南克的表态跟17日美联储紧急下调贴现率时相比并无任何新意,但市场投资人仍从这些安慰的话语中受到鼓舞,并乐观地认为美联储最终还是会考虑降息,这直接促发了当天美股的大涨。

      29日收盘,美国三大股指都出现较大涨幅。其中,道指收升247点,升幅达到1.9%,而在前一交易日,道指大跌了280点,这也是该指数本月第二次出现连续两天波动逾两百点的情况,上一次出现类似剧烈波动还是在2003年3月。同样大涨的还有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后者29日收涨2.5%,为2006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分析师认为,投资人追捧科技股,是因为考虑到该行业可能受到次贷危机冲击的风险最低。另外,标普500指数也大涨2.2%。

      

      亚欧股市强力反弹

      受到美股大涨刺激,亚太股市30日大多强力反弹,基本收复了前一个交易日的跌幅。涨幅前的股市中,中国香港股市涨2.0%,日本股市收高0.9%,中国台湾股市大涨1.5%,菲律宾股市则飙升3.5%。

      截至收盘,日经225指数涨141点,涨幅0.9%,报16154点,该指数前一天大跌270多点。东证股价指数也上涨0.7%,至1568点。韩国股市30日也大幅反弹,首尔综合指数收升0.9%,报1842点,早盘一度大涨2%。纳指飙升推动三星电子等科技股大涨,三星收盘上涨1.8%,LG飞利浦液晶显示器涨4.5%。

      中国台湾股市30日收盘大涨1.5%,电子出口类股领涨。加权股指一度上涨超过2%,最终收报8771点,涨128点。成交也较前一日有所放大。

      较晚收盘的中国香港股市30日大涨464点,涨幅2.0%。其他股市中,新加坡股市涨0.5%,菲律宾股市飙升3.5%,印尼股市大涨1.5%。澳大利亚股市也收升0.6%。

      欧洲三大股市30日开盘后普遍走高,截至北京时间昨日16时05分,巴黎、伦敦及法兰克福三地基准股指分别上涨1.3%、1.0%及0.5%。

      

      降息并非灵丹妙药

      最近一段时间,每当降息预期升温,美国股市必定大涨。不过,分析人士也提醒说,不要对降息的利好效应指望太高,因为这样的举措未必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日前指出,投资者不应期望降息可以使信贷市场的问题在短期内彻底解决,降息后美股即便反弹也将是温和的,年内可能无法突破7月份创下的历史高点。

      自1945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历过10次降息周期。标普的研究显示,在每一轮的降息周期中,美联储首次降息后的1个月内标普500指数上涨的概率为80%,平均涨幅为1.6%;在首次降息后的6个月内,标普500指数上涨的概率有60%,平均涨幅达11%;而在首次降息后的12个月内,标普500上涨的概率有90%,平均涨幅也达到18.6%。

      标普的分析师据此认为,历史数据表明,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刺激股市上涨,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但就短期而言,股市的涨幅有限,且降息并不一定带动股市上涨。譬如,2001年1月美联储的降息,就未能止住因网络科技泡沫破裂而引发的熊市。

      分析师还指出,降息可以有效缓解信贷市场的压力,但并不意味着美国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可以根除。由于此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楼市疲软,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拖累也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标普的投资策略委员会预计,年内标普500指数有望升至1510点,建议投资者短期持谨慎态度,增持能源和医药股,减持消费、原材料和公用事业股。

      ■新闻观察

      伯南克表态无新意 本周五讲话成焦点

      ⊙本报记者 朱周良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本周再次强调,货币当局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应对当前因次贷问题引发的市场动荡。这也令投资人对美联储可能很快降息的预期大增,不过分析师也指出,伯南克的表态并未传递出新的信息,要获得更明晰的政策信号,可能还要看伯南克在本周五针对楼市和货币政策的公开讲话。

      

      重申以往立场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已经表态,正在监控当前局势发展,并准备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将金融市场动荡对 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伯南克在近日写给美国参议员舒默的信中表示。舒默的办公室29日公布了这份信件。舒默曾在本月8日和22日两次致信伯南克,表达对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潜在影响的担忧,并警告说信贷紧缩可能对购房者、消费者以及整体经济带来较大冲击。

      对此,伯南克在回信中表示,美联储正在与其他联邦机构配合,密切监控金融市场的发展。他还特别提到,当局已采取包括下调贴现率等措施向市场投放更多流动性,

      伯南克还表示,开发范围更广泛的、适合中等和低收入借款人的抵押贷款产品会有助于改善次贷市场形势。国会可考虑给予负责为住房贷款提供保险的联邦住房管理局更多的灵活性来设计新产品,并与私人部门合作以便于为有信誉的次贷市场借款人进行抵押再融资提供方便。

      他还建议,应鼓励获得国会信用支持的美国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和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尽量为次贷市场借款人提供合适的产品。

      摩根大通的高级经济学家格拉斯曼表示:伯南克致舒默的信并未透露任何新东西,从中只能推论,美联储意识到了次贷问题的严重性。在8月17日宣布紧急下调贴现率当天,美联储就在声明中表示,会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降息预期大增

      伯南克尽管是老调重谈,但敏感的投资人还是如获至宝,很多人都认定,美联储肯定会在下个月开始降息。因此,美国股市当天也出现强力反弹,纳指甚至创一年多来的最大涨幅。

      美国知名分析师、被《机构投资人》杂志评为27年来最佳经济学家的海曼昨天表示,美国经济增长减缓将压制通胀,美联储可能会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至4%。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中,美联储曾连续升息。不过,加息带来的借贷成本激增也使得美国楼市陷入16年来最严重的景气低迷期,进而直接威胁到经济增长。海曼就指出,当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情况“颇为糟糕”。因此他预计,“美联储决策官员将开始逐步降息,每次例会都会降息0.25个百分点。我认为此举将有助经济增长,避免陷入衰退。”美国的利率当前在5.25%,美联储将在9月18日举行下次例会。

      海曼还表示,美国经济增长趋缓,将令美联储暂时不再担心通胀。他还警告说,历史经验表明,楼市降温可能会持续数年之久,当前的次贷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存在,甚至在降息的初期,次贷危机的冲击都很难一下子明显减缓。同时,他预计美国的就业增长可能进一步下降,从而给降息提供更多理由。

      不过,从美联储一贯的反通胀立场来看,也有不少人对降息持谨慎态度。28日公布的联储上次例会纪要显示,美联储不愿降息的很大顾虑是通胀。降息可能使得借贷成本下降并推高股市,但也会带来资产价格上涨。不少分析师都认为,美联储需要看到明显的经济全面疲软信号才会考虑降息,而不仅仅是房地产和金融市场。

      华尔街日报29日则撰文指出,伯南克可能已经在“走自己的路”,不再仿效前任格林斯潘,后者每每在出现危机的时候乐于出手降息,但这样的行为往往容易引发所谓道德风险,即纵容投资人冒更大风险从事投机。

      

      本周五讲话才是重点

      摩根大通的格拉斯曼表示,周三披露的信件是“一个提醒”,表明美联储“并未对危机坐视不理”,而是在密切关注,所以,市场要更加关注本周五伯南克的讲话,其中可能透露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按计划,伯南克将于本周五在怀俄明州Jackson Hole召开的美联储年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预计将主要谈论房地产及货币政策。

      另外,本周还有更多重要的经济学家意见公布,后者也将成为当局下一步货币政策决策的依据。当地时间本周四,美国将公布第二季度GDP的修正数据,市场可以从中判断信贷危机到底给经济带来了何种影响。此外,周五还要出台个人收入和开支数据,其中包括美联储最为倚重的个人消费开支指数,后者被视为美国最基准的通胀指标,将直接决定未来利率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