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火韦
今年以来,基金公司纷纷通过持续营销扩大自身规模。但上投摩根不仅没有拆分和大比例分红策略,旗下四只股票型基金反而先后暂停申购,并在基民热情高涨的时候,下大力气专攻制度建设。该公司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为此,我们专访了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王鸿嫔女士。
记者:为什么公司没有实施基金分红或拆分的持续营销策略,反而在强化公司的制度建设?
王鸿嫔:持续营销可能带来资产规模的短期快速扩张,当然是各家基金公司都会关注的事情,但目前应该还不算是我们优先级别最高的事情。三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积累使我们认识到,对于我们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长期发展的持续性和可复制性。为此,上投摩根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暂停了部分基金的申购,甚至有勇气同时对旗下所有股票型基金全线暂停,本意是要“循序渐进”,结果反而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股改所带来的制度变迁和完善为我们带来了大牛市。在欣喜和收获的同时,我们认为, 制度的力量,也是基金业和基金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之一。
然而,改革过程中必然会经历成长的阵痛,在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不少阻力。借用证监会尚主席在股改时说过的一句话———“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坚持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对所有部门和员工的管理,是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更是公司对客户负责的体现。
记者:上投摩根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有哪些举措?
王鸿嫔: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激励机制、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持续的完善。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从各个方面完善加强业务流程和制度建设,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三套体系,即科学的估值体系、系统的交易体系与统一制衡的交易执行体系,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今年以来,公司在投研和销售的标准流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内部整理和修改工作,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审核。目前这项工作还在持续进行。当然,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内部沟通,人才储备和团队建设。
记者:你如何看待基金经理的作用和制度建设在基金公司发展中的作用?
王鸿嫔:基金行业是以人为本的行业,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公司非常重要的资源,上投摩根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中,任何一位员工都功不可没。但基金公司最终要靠制度而不是个人来控制风险,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所有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管,这是对事不对人的客观要求,应以公司的管理制度为刚性规则,在框架和制度内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智。
投资者通过基金这一工具投资,正是因为基金具有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团队投研的特点和优势。同样,基金公司如果把成功的把握都寄望于少数个人身上,那就起不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因此基金公司不仅是若干只基金的集合,更是许多投资专业人士及其智慧的大集合,它肩负着市场风险分散的重要职责。如何发挥这个分散风险的作用,就是要求基金公司在制度上兼顾卓越绩效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