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子剑
昨天,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大连说,中国股指期货的制度准备和技术准备已基本结束,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会适时推出。由此再度引起市场对股指期货的深切关注。事实上,我国A股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五大市值的证券市场,沪深300股指期货越来越为市场所需要。
需要股指期货的理由一:股市市值增加。过去的一年里,A股投资人经历了证券市场历史上最大的牛市,配合蓝筹股加速上市的速度,相伴而来的是沪深两市的总市值不断攀升。根据世界交易所联盟WFE的统计数字,截至2007年7月,A股市值首次突破2万5千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大证券市场。有趣的是,从股指期货角度来看,目前全球市值排名前20的证券市场,都有股指期货,唯独第五名的中国A股市场没有套期保值工具。换言之,以市值的角度而言,许多比A股市场小的股票市场,都有股指期货帮助套期保值,这更凸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对A股市场的急迫性。
那么,周边的股票市场推出股指期货时,市值是多少呢?中国香港作为亚洲第一个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1986年5月6日恒生指数期货上市时,香港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仅371亿美元。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在1996年和1998年推出股指期货,当时的股市市值为2055亿美元和3760亿美元,也远小于目前的A股市值。而日本在1985年9月22日广场协议签署后,接下来10个月日币狂飙50%时,日本股市总市值也突飞猛进。1986年9月3日,日经225指数期货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时,日本股市的市值达到1万8千亿美元。综合以上周边的四个海外市场情况,推出股指期货时的股票市值,都比目前的A股市值小。如果说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是为股票资产套期保值,市值越大就越需要股指期货,以目前而言,A股市场是急切需要沪深300股指期货的。
需要股指期货的理由二:股市创新高。东亚的其他市场推出股指期货时,还有一个共同点———股市创新高,这一点也与目前的A股非常类似。因为股市创新高,股票资产上升,保值的需求就会更强。亚洲打头阵的两个股指期货,1986年1月8日恒生指数创下历史新高1826.84点,4个月后股指期货上市;1986年8月20日日经225指数创下18936点的历史新高,14天后股指期货上市。这两个市场都是在牛市中推出股指期货。而韩国和中国台湾推出股指期货的时间,刚好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前和之后。韩国KOSPI 200指数期货上市的前一年,指数在1995年10月14日创下116.09点的波段高点。但是1995年韩国的总外债已经达到破纪录的784亿美元,其中1年以下的短期外债占总外债的57.8%(453亿美元),当时的外汇储备才327亿美元。偿债能力不足的隐忧严重干扰韩国的经济前景。就是在这种创新高又担心下跌的风险下,韩国在1996年5月3日及时推出股指期货,顺利地帮助资产管理者规避了1997年的金融风暴。
总体看来,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股指期货的推出都是接在股市创新高后,这也说明股票价格越高,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就越为市场所需要。面对18个月上涨5倍的指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需要股指期货的理由三:境外因素。2006年9月5日,新加坡交易所正式上市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这已经不是海外第一次上市中国概念股指期货,在此之前,2003年香港交易所上市H股指数期货,2004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E Futures Exchange,CFE)也推出中国指数期货(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2005年香港交易所再上市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H股+红筹股)。然而,这些期货对A股市场的重要性都远不如A50期货,因为它们都不是以A股为标的发行的股指期货。一年以来,虽然A50期货的日均交易量不过20手,但还是给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带来压力。而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也有类似经验,新加坡交易所分别在1986年9月3日和1997年1月9日抢先推出日经225指数期货和摩根台湾指数期货,两地则分别在1988年9月3日和1998年7月21日才上市本土股指期货。由于抢得先机,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和摩根台湾指数期货至今仍有显著的交易量。所以,虽然目前A50期货交易量不大,但是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仍不宜过晚。
另外,深究新加坡交易所为何抢道境外股指期货的原因,都与QFII持股增加有关。中国台湾境外股指期货上市时,QFII持股比例首度突破10%,日本也是如此。1986年的环境是日本股、汇市狂升,外资急于介入日本股市,却没有套期保值的工具。当时日本的证券交易法明文规定不准交易股指期货,自然没有股指期货在本土上市的空间,也给了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境外期货的机会。目前QFII在A股投资虽然仍受限制,但是在证券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前提下,未来势必对QFII投资A股采取更开放的态度。外资向来习惯以股指期货搭配股票投资,也增加我们发展本土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而且沪深300股指期货也可以在开放外资入市的同时,加强股票套期保值,平抑波动。
(作者为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