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昨日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已经步入“双轨经济”阶段。尽管人民币升值表面上能够提高中国居民的购买力,但升值过快最终将导致国内居民消费力的下降。
在昨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首届新领军者年会”上,拥有中国央行顾问、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多项头衔的樊纲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病症”进行了“诊断”。
樊纲认为,中国的城市中中产阶级的数量在大量增长,对经济、社会、环境等的需求在不断增多。与之相对应的是,70%的中国人口依然比较贫困,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美元,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这种贫富差距的增大使得中国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双轨经济”。
一种观点认为,加快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中国居民的购买力,从而刺激国内消费的增加。而樊纲则对这一观点表示了反对。他表示,人民币快速升值将影响对外出口,从而最终导致国内就业机会减少。这样的结果是,大量失业的出现会使得有消费能力的人口数量进一步减少,不会带来整个消费力的提高。
国内消费能力上不去,居民不愿意消费的原因不在于政策,而在于目前的社会体制,樊纲指出。想要扩大内需,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最根本是要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国内储蓄率过高的现状,樊纲认为,高储蓄率并非来自居民个人,而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企业,特别是资源垄断型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应该通过征税、分红等形式让全社会都分享到他们的高额盈利。
从当前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来看,樊纲将目光投向了不久前的美国次级债风波。他提醒,如果此次次级债风波导致整个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危机,最终影响到美国经济的增长,那么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出口也将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而从更长期来看,风波导致的市场危机很可能使得美国增加货币供应量,美元贬值,从而增强整个国际市场的资金流动性,中国经济也将因此面临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