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专版
  • 4:专版
  • 5:信息披露
  • 6:财经要闻
  • 7:观点·评论
  • 8:信息披露
  • 9:金融·证券
  • 10:时事
  • 11:上证研究院·经济学人
  • 12:上证研究院
  • A1:公 司
  • A2:上市公司
  • A3:产业·公司
  • A4:信息大全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B1:理财
  • B2:开市大吉
  • B3:个股精选
  • B4:股民学校
  • B5:维权在线
  • B6:财富人生
  • B7:专栏
  • B8:书评
  • B9:艺术财经
  • B10:艺术财经
  • B11:艺术财经
  • B12:艺术财经
  • C1:基金周刊
  • C2:基金·基金一周
  • C3:基金·封面文章
  • C4:基金·基金投资
  • C5:基金·基金投资
  • C6:基金·投资基金
  • C7:基金·投资基金
  • C8:专版
  • C10:
  • C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C12:基金·数据
  • C13:基金·数据
  • C14:基金·互动
  • C15:基金·海外
  • C16:基金·人物
  •  
      2007 年 9 月 10 日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C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10版:
    博时基金大学 展开全国巡讲
    先知?———掌握趋势罢了
    估值过渡的双刃剑
    5000点上的“围城”心理
    让红利滚起财富雪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估值过渡的双刃剑
    2007年09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信诚基金 郝渊侃

      

      虽然只是9月初,但在A股市场早已用2008年的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进行估值的日子里,谈一谈估值过渡这个话题也是很有必要的。

      估值,在股票投资当中是一种估算股票价值的方法。当然,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用未来现金流贴现的、有用市盈率的、也有用市净率的,等等。

      很多估值方法,都是以未来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指标来评估目前该股票的价值,比如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市盈率法,就是预估未来几年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水平(EPS),再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的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的市场情绪给予相应的市盈率,评估某只股票现在的价值。公式很简单,股票价值=EPS×市盈率。

      但是,在实际运用当中,问题就来了,我们到底应该以上市公司什么时候的EPS来估值呢?如果是在2007年上半年,很简单,以2007年的EPS就可以了,但是到了2007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的时候,到底是用2007年的EPS,还是2008年的?

      这段时期,市场对市盈率法估值所采用的EPS出现一定分歧,但最终逐渐从2007年转向2008年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估值过渡。

      而这段估值过渡的时期,市场运行轨迹随着市场情绪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市场情绪高涨、乐观的时候,大家都会看到未来的增长,用2008年的EPS估值大多不成问题,但是市场情绪低落甚至悲观的时候,2007年的EPS就成了大家更愿意在估值中使用的一个变量,因为确定性已经较高、甚至基本已实现的收益,对股价的支撑力度要高于有变数的未来预计收益。

      在这段时期,估值过渡成了一把双刃剑,大家在乐观预计未来的同时,如果不注意系统性风险,很有可能被估值过渡所伤。因此,投资者应该考虑到估值过渡阶段市场可能的波动,并关注各个风险点的动态变化。

      不过,投资当中基本面分析总是存在这类选择:是选择一些安全边际较高、确定性较强的品种,还是选择那些安全边际较低的但业绩爆发性强的个股,这和不同的市场状况、不同的投资风格以及不同的投资策略有关,见仁见智,绝无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