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证指数到达5000点以后,市场人士对于股市的看法就出现了极大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股市这样“毫无顾忌”地涨,是否真的还健康;二是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不变,市场大势就不会改变;三是股价上涨在透支股市的未来,因为上市公司披露的中报中,虽然蓝筹公司和相对好的公司盈利大幅增加,但一些公司靠投资支撑业绩大幅增长也是事实;四是人民币升值与金融业对外开放加速,外资进入股市渠道增多,不得不防游资“扫荡”,一旦“港股直通车”生效,资金态势必然发生变化……对于市场走势的判断莫衷一是,但引发的政策效应却是多重的。
即便我们认为这些看法只是“说说而已”,但对市场本身的变化还不可不关注。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参与者的增多,证券市场出于自身的内生性需要,新品种在不断诞生,那些钻政策漏洞或政策空子的违规违法事件也随之增多。此时不管说法如何,政府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预先防范可能的风险,预堵可能出现的漏洞。在市场人士看来就表现为政策频出。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最近政策接二连三推出,相关部门已经不急于解读是否“针对某某市场”了。为什么?经过几个月的流动性问题的普及教育,流动性与股市的关系,已无需半遮半掩。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00亿国债的推出等等都直接与收紧流动性有关。笔者注意到,最近经济界人士已经开始提示政策频出的累积效用了,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就认为,发行2000亿元特别国债的效用如何,要看股市自身处于什么阶段。也就是说同一事情因为环境的变化,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政策效用。股市上行的时候不会是利空,在市场调整的时候就可能会是利空.
其实,这就是对于政策累积效用影响市场的一种描述。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对当前美国股市预言,现在的美国市场具有和1987年股灾前同样的市场因素,虽然他没有直接预言股灾会不会降临,但是从他口里出来的风险警告毕竟非同一般。他所指1987年的股灾前,美国市场流行的不是“次级债”,而是“垃圾债”,形式上两个不同时期的市场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要注意的是也曾出现了累积政策效用的前奏,格老当年九月宣布大幅加息,之后更连番加息抑制通胀,利率提高使得国库券和其他债券的利率相应提高,投资者从股票市场转移资金投资于债券,致使股价暴跌。美国1987年的股灾有其美国当时经济自身内在发生的理由,但是政策累积效用的双刃效果是当局者猝不及防的,带来的风险产生了巨大冲击,使人们进入更不理智的状态,也是加重危机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推高股灾风险的动力。
现代金融的魅力已经远远大于传统的金融业,理由是人们在操作和控制方式的选择上,除了强化制度管理,更重要的需要人们有更多对付危机的智慧,当市场处在变动和调整时更是如此。因此,当国内股市已经表现出对诸多政策消化的前奏时,更需要冷静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