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份信贷数据中,消费信贷特别是中长期消费信贷的快速尤为引人关注。笔者认为,在中长期消费信贷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应高度关注未来可能出现的期限错配风险、利率风险和政策风险。
上述情况延续了今年以来消费信贷快速增长的趋势,其实际上反映目前各家商业银行不断加强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的影响。就基层业务人员来说,在零售中,短期最易见效、利润也相对较高的就是住房抵押贷款。特别是在紧缩性的宏观调控背景下,银行对企业信贷受到明显压缩,此时对居民户的消费信贷就成为有效替代领域。同时,由于居民在购房上典型的“追涨观跌”,今年4月以来不断升温的房地产市场,也刺激了居民的购房热情。由此直接导致了“其他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明显。
上述态势的发展,直接加大了当前金融机构宏观层面上信贷结构失衡的压力,加大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风险。资料显示,1999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信贷中中长期贷款比重不断上升,已经由1999年1月的24%上升到了今年8月的49%。比重在8年间提高了1倍多,今年相对年初的47%则提高了2个百分点。
令人担忧的是,在中长期贷款占比不断上升的同时,以储蓄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占比(严格说来,储蓄存款中包括活期存款,而企业也有部分定期存款,但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用储蓄存款代表金融机构中长期内相对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近年来却加速下降。其已由1999年1月份的57%下降到了今年8月份的45%,8年间将低了8个百分点。特别自去年初以来,更是呈加速下降态势。
针对上述情况,央行自去年以来便持续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进行风险提示,特别是今年第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甚至辟出专栏阐述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和货币错配风险。基于此,并考虑到日前整体不断快速上涨的住房价格和部分城市的过高房价,不排除未来宏观当局和监管部门就房贷出台进一步调控政策的可能性。
同样重要的是,刚刚爆发且依然余波未了的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危机,分明向我们提供了值得高度关注的警示性信号:在升息周期中,房地产主体所能够承受的边际随时可能被不断走高的利率触及;一旦如此,房贷危机就可能出现。